第十六章 只认衣衫不认人
推荐阅读:大明海风、我家式神最可爱、创造精灵世界、冥界传奇之因爱坠落、我是符文师、末日卡皇、圣古大帝、次元型月系统、位面时间游戏、萌妹以逑、
从春风楼出来,李承道没有着急回自己的小窝。
现在回去也睡不着,还不如四处逛逛,顺便找一下书局的位置。
虎丘县位于震泽南岸,西侧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往东二百里便是东海,可以算得上是三面环水,依靠着丰富的水产资源以及水路运输。
论富裕程度,这座小小的县城可以在大离神朝一千八百县里能够排进前十。
李承道走在虎丘县街头,手里拿着一个刚出炉的红薯,一边吃一边闲逛。
街道两侧有着各种各样的商铺,钱庄、酒楼、成衣铺子……还有李承道此行的目标——书局。
他早就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书局不止售卖经史典籍、诗词话本,也可以帮文人雅士出书出画本,尤其是某些只能私底下翻阅的画本在书局向来都是很受欢迎。
不过因为这种画本是朝廷明令禁止的违禁品,所以很少有画师愿意冒这个险。
被查出来丢人不说,还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
李承道今日找上门来,自然不是打这方面主意,而是想把自己依据崔判官的探案经历改编的画本推销出去。
这间书局唤作啸林书局,看规模还是挺大的,光是临街就有八间门面,比隔壁的酒楼还要多出两间。
进出啸林书局的也都是青衫儒袍的读书人,满口之乎者也。
站在门口迎来送往的伙计也不是寻常酒楼饭店里的小二那种,而是穿着考究的儒衫,头戴儒冠,年约三旬左右。
进出店里的读书人都叫他一声明轩兄。
显然,这人肯定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而不是沐猴而冠的假货。
李承道只观察了几眼,便看出了很多东西。
他吃干净手里的烤红薯,整理了一下衣衫,大大方方地走了进去。
虽然身上衣衫破旧,但他却一点也不怯场。
站在门口的明轩兄 ;见他过来,不紧不慢地拱了拱手,公子是初次光临蔽店吧,不知是要购书,还是租书? ;
李承道微微皱眉,察觉到对方客气的表面下隐藏的轻视。
他摇了摇头,先看看再说。 ;
说着,他便迈步朝店里走去,明轩兄 ;皱了皱眉,转身也跟了进来。
啸林书局内部空间很大,装饰也很雅致,中间的花厅被制作精美的屏风分割成若干个雅间,有许多读书人在里面安静地看书。
还有七八个穿着同款白色绣竹儒衫的年轻书生在作画。
李承道远远地瞥了两眼,见他们画得都是同一个女子——锦绣罗裙,白纱遮面,立于一片桃林之中。
在比赛?
李承道来了点兴趣,便多看了两眼。
就两眼,他的兴趣便又没了。
因为实在是没什么可看的。
这几个书生一看就是没在丹青上下过苦功,画得最好的也就能达到线条流畅的水平。
……
李承道大厅内转了转,颇有一种逛图书馆的感觉。
四周则是高大的书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满了经史典籍、名家诗词、书法字画等等,还有专门的柜台售卖笔墨纸砚等等文房之宝。
就是背后总有一道目光紧盯着他有些烦人。
是那个明轩兄 ;。
自打进门之后,他的目光便一直紧盯着李承道,跟个监控似的。
这是怕我偷书?
李承道心里腻歪,正想转身走入,前面柜台上的一个东西却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那是一根炭笔,以纸、丝线缠绕,看起来有点像铅笔。
这也正是吸引李承道的原因。
来到大离朝之后,他见惯了毛笔,乍一看到这东西,顿时倍感亲切。
他正要拿下来问问价,却听背后传来明轩兄 ;的厉喝声:别动!那东西碰坏了你可赔不起! ;
赔不起? ;
李承道皱了皱眉,想不到昨晚在春风楼没见识到狗眼看人低 ;,反倒是在这里长见识了。
他索性伸手将那炭条从柜台上取了下来,望着疾步敢来的明轩兄 ;淡淡地道:这东西值个千金,还是万金? ;
明轩兄 ;目光紧盯着他手上的炭条笔,眼角抽搐,一副想夺下来,又怕弄坏了的模样。
最后,他抬头望向李承道,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之色,你这人好不晓事!这一支柳墨虽不值千金、万金,却也要二两银子!看你穿得穷酸模样,弄坏了你赔得起吗?
快把它放回去! ;
李承道吃了一惊,这一只木炭作成的炭笔也要二两银子? ;
没想到明轩兄 ;比他更加惊讶,你怎么知道柳墨的制作方法…… ;
话音未落,他便自知失言,连忙压低嗓子小声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
柳墨? ;
李承道笑了笑,这名字挺有诗意的,不过名字再好听,也改变不了它就是一根炭条的事实。一根炭条你也要卖到二两银子,你们这店够黑的啊! ;
明轩兄 ;面色一冷,喝道:我看你是来捣乱的吧,是不是城南的东宝书局派你来的! ;
李承道捏着柳墨 ;在他面前摇了摇,淡淡地道:本公子是要与贵书局谈一笔买卖! ;
明轩兄 ;闻言先是一愣,先是上上下下打量李承道一番,然后才冷笑道:怎么,你想用 ;柳墨 ;的秘密和本店做交易?在下姓王名景,字明轩,乃是这啸林书局一执事,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不要痴心妄想…… ;
李承道瞥了他一眼,没等他说完便自顾自地道:王执事是吧?我要谈的是上万两的生意,你做得了主吗? ;
王景呵呵 ;笑了两声,轻蔑地道:就凭你还 ;上万两的生意 ;?下次说这话的时候,不如先借一身得体的衣服。 ;
李承道没有和他争辩,拿着炭笔径直走向一个正在画画的书生,劳驾,借画纸一用! ;
那书生正画得入神,也没听清他说什么便回了句自便 ;。
李承道便毫不客气地从书案上拿了一张画纸,在一旁的空书案上铺好。
王景见状快步追过来,压着嗓子喝道:你要做什么? ;
李承道耸了耸肩,不是都在画画吗,本公子也献丑一下。 ;
你也会画画? ;
王景轻蔑地笑道:柳墨乃是东家为了让人书写方便才发明的,我倒要看看你拿它能画出什么来?不过你要用柳墨,需先把银子付了才行! ;小說中文網
能画的可多了! ;
李承道随手将袖袋里的那一小锭银子丢过去,收好了,待会还给我时若是磕了碰了,本公子可就不要了。 ;
王景没想到他真能掏出二两银子。
他将银子接在手里只是冷笑,没把李承道的话放在心里。
到手的银子岂会还回去?
开什么玩……嗯?
王景眼角余光瞥向书案上的画纸,脸上的冷笑顿时僵住了。
只见李承道手持柳墨 ;,在画纸上飞快地勾勒涂抹,那速度快得吓人,不一会功夫,一株桃树便已经浮现在纸上。
如果只是快也就罢了,最让王景吃惊的是,除了颜色不对外,那株桃树一点都不像是画出来的,就好像是真的一样。
他不知道的是,这种技法叫做素描。
使用单一色彩便可以表现明亮变化,以线条的粗细轻重来描述物体的结构深浅,再借明暗光影的衬托来突显,形成一种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 ;。
对于李承道而言,这种技法只是基础。
早期学画时日夜苦练,耗费的2b”都能装满一个行李箱。
这也练就了他飞 ;一般的速写技巧。
这时,在旁边作画的一个书生也察觉到李承道运笔如飞的异状,侧身过来一看,顿时两眼瞪得溜圆,惊叫道:这是什么画技!这桃树活了! ;
听到他的动静,周围的书生都围了过来,每一个看到李承道作画的模样都是大皱其眉,觉得这样急躁心切能作出什么好画来?
可等他们看到画纸上的桃树时,全都傻眼了。
这……这是什么画技? ;
先前借画纸的书生颤声道:这株桃树……几可乱真!!! ;
边上的书生感慨万分地道:何止啊,我看这就是桃树缩小了万倍,直接移栽在纸上…… ;
他转头望着专心作画的李承道,欲言又止,似是吧不敢打扰他,转头望着王景道:明轩兄,这位兄台是…… ;
王景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摇了摇头,涩声道:我也不知,我来问…… ;
话未说完,便被对方打断道:别动,等他画完再说! ;
王景愣了愣,不敢再多言。
忽地,他似是想到了什么,扭头往楼上望去,正到两道身影站在回廊上朝着这边望来。
……
李承道画完了桃树,想到其他人画的都是一蒙面女子,便又在树下画了一个老太太,手持一根绣花针,正在缝补衣衫。
画好之后,他将炭笔搁在桌上,直起腰长出了一口气。
其实他对这幅画并不太满意,因为炭条素描和铅笔素描毕竟还是有所不同,加上制作工艺的问题,这只炭条笔用起来也不舒服。
一直候在旁边寸步位移的王景见他停笔,连忙陪着笑脸道:公子您画完了? ;
李承道一见他这副前倨后恭的模样,心里便知道对方已经是投降 ;了。
他想了想,又拿起笔在纸上留白处题了首打油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
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
只认衣衫不认人。
。
现在回去也睡不着,还不如四处逛逛,顺便找一下书局的位置。
虎丘县位于震泽南岸,西侧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往东二百里便是东海,可以算得上是三面环水,依靠着丰富的水产资源以及水路运输。
论富裕程度,这座小小的县城可以在大离神朝一千八百县里能够排进前十。
李承道走在虎丘县街头,手里拿着一个刚出炉的红薯,一边吃一边闲逛。
街道两侧有着各种各样的商铺,钱庄、酒楼、成衣铺子……还有李承道此行的目标——书局。
他早就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书局不止售卖经史典籍、诗词话本,也可以帮文人雅士出书出画本,尤其是某些只能私底下翻阅的画本在书局向来都是很受欢迎。
不过因为这种画本是朝廷明令禁止的违禁品,所以很少有画师愿意冒这个险。
被查出来丢人不说,还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
李承道今日找上门来,自然不是打这方面主意,而是想把自己依据崔判官的探案经历改编的画本推销出去。
这间书局唤作啸林书局,看规模还是挺大的,光是临街就有八间门面,比隔壁的酒楼还要多出两间。
进出啸林书局的也都是青衫儒袍的读书人,满口之乎者也。
站在门口迎来送往的伙计也不是寻常酒楼饭店里的小二那种,而是穿着考究的儒衫,头戴儒冠,年约三旬左右。
进出店里的读书人都叫他一声明轩兄。
显然,这人肯定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而不是沐猴而冠的假货。
李承道只观察了几眼,便看出了很多东西。
他吃干净手里的烤红薯,整理了一下衣衫,大大方方地走了进去。
虽然身上衣衫破旧,但他却一点也不怯场。
站在门口的明轩兄 ;见他过来,不紧不慢地拱了拱手,公子是初次光临蔽店吧,不知是要购书,还是租书? ;
李承道微微皱眉,察觉到对方客气的表面下隐藏的轻视。
他摇了摇头,先看看再说。 ;
说着,他便迈步朝店里走去,明轩兄 ;皱了皱眉,转身也跟了进来。
啸林书局内部空间很大,装饰也很雅致,中间的花厅被制作精美的屏风分割成若干个雅间,有许多读书人在里面安静地看书。
还有七八个穿着同款白色绣竹儒衫的年轻书生在作画。
李承道远远地瞥了两眼,见他们画得都是同一个女子——锦绣罗裙,白纱遮面,立于一片桃林之中。
在比赛?
李承道来了点兴趣,便多看了两眼。
就两眼,他的兴趣便又没了。
因为实在是没什么可看的。
这几个书生一看就是没在丹青上下过苦功,画得最好的也就能达到线条流畅的水平。
……
李承道大厅内转了转,颇有一种逛图书馆的感觉。
四周则是高大的书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满了经史典籍、名家诗词、书法字画等等,还有专门的柜台售卖笔墨纸砚等等文房之宝。
就是背后总有一道目光紧盯着他有些烦人。
是那个明轩兄 ;。
自打进门之后,他的目光便一直紧盯着李承道,跟个监控似的。
这是怕我偷书?
李承道心里腻歪,正想转身走入,前面柜台上的一个东西却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那是一根炭笔,以纸、丝线缠绕,看起来有点像铅笔。
这也正是吸引李承道的原因。
来到大离朝之后,他见惯了毛笔,乍一看到这东西,顿时倍感亲切。
他正要拿下来问问价,却听背后传来明轩兄 ;的厉喝声:别动!那东西碰坏了你可赔不起! ;
赔不起? ;
李承道皱了皱眉,想不到昨晚在春风楼没见识到狗眼看人低 ;,反倒是在这里长见识了。
他索性伸手将那炭条从柜台上取了下来,望着疾步敢来的明轩兄 ;淡淡地道:这东西值个千金,还是万金? ;
明轩兄 ;目光紧盯着他手上的炭条笔,眼角抽搐,一副想夺下来,又怕弄坏了的模样。
最后,他抬头望向李承道,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之色,你这人好不晓事!这一支柳墨虽不值千金、万金,却也要二两银子!看你穿得穷酸模样,弄坏了你赔得起吗?
快把它放回去! ;
李承道吃了一惊,这一只木炭作成的炭笔也要二两银子? ;
没想到明轩兄 ;比他更加惊讶,你怎么知道柳墨的制作方法…… ;
话音未落,他便自知失言,连忙压低嗓子小声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
柳墨? ;
李承道笑了笑,这名字挺有诗意的,不过名字再好听,也改变不了它就是一根炭条的事实。一根炭条你也要卖到二两银子,你们这店够黑的啊! ;
明轩兄 ;面色一冷,喝道:我看你是来捣乱的吧,是不是城南的东宝书局派你来的! ;
李承道捏着柳墨 ;在他面前摇了摇,淡淡地道:本公子是要与贵书局谈一笔买卖! ;
明轩兄 ;闻言先是一愣,先是上上下下打量李承道一番,然后才冷笑道:怎么,你想用 ;柳墨 ;的秘密和本店做交易?在下姓王名景,字明轩,乃是这啸林书局一执事,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不要痴心妄想…… ;
李承道瞥了他一眼,没等他说完便自顾自地道:王执事是吧?我要谈的是上万两的生意,你做得了主吗? ;
王景呵呵 ;笑了两声,轻蔑地道:就凭你还 ;上万两的生意 ;?下次说这话的时候,不如先借一身得体的衣服。 ;
李承道没有和他争辩,拿着炭笔径直走向一个正在画画的书生,劳驾,借画纸一用! ;
那书生正画得入神,也没听清他说什么便回了句自便 ;。
李承道便毫不客气地从书案上拿了一张画纸,在一旁的空书案上铺好。
王景见状快步追过来,压着嗓子喝道:你要做什么? ;
李承道耸了耸肩,不是都在画画吗,本公子也献丑一下。 ;
你也会画画? ;
王景轻蔑地笑道:柳墨乃是东家为了让人书写方便才发明的,我倒要看看你拿它能画出什么来?不过你要用柳墨,需先把银子付了才行! ;小說中文網
能画的可多了! ;
李承道随手将袖袋里的那一小锭银子丢过去,收好了,待会还给我时若是磕了碰了,本公子可就不要了。 ;
王景没想到他真能掏出二两银子。
他将银子接在手里只是冷笑,没把李承道的话放在心里。
到手的银子岂会还回去?
开什么玩……嗯?
王景眼角余光瞥向书案上的画纸,脸上的冷笑顿时僵住了。
只见李承道手持柳墨 ;,在画纸上飞快地勾勒涂抹,那速度快得吓人,不一会功夫,一株桃树便已经浮现在纸上。
如果只是快也就罢了,最让王景吃惊的是,除了颜色不对外,那株桃树一点都不像是画出来的,就好像是真的一样。
他不知道的是,这种技法叫做素描。
使用单一色彩便可以表现明亮变化,以线条的粗细轻重来描述物体的结构深浅,再借明暗光影的衬托来突显,形成一种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 ;。
对于李承道而言,这种技法只是基础。
早期学画时日夜苦练,耗费的2b”都能装满一个行李箱。
这也练就了他飞 ;一般的速写技巧。
这时,在旁边作画的一个书生也察觉到李承道运笔如飞的异状,侧身过来一看,顿时两眼瞪得溜圆,惊叫道:这是什么画技!这桃树活了! ;
听到他的动静,周围的书生都围了过来,每一个看到李承道作画的模样都是大皱其眉,觉得这样急躁心切能作出什么好画来?
可等他们看到画纸上的桃树时,全都傻眼了。
这……这是什么画技? ;
先前借画纸的书生颤声道:这株桃树……几可乱真!!! ;
边上的书生感慨万分地道:何止啊,我看这就是桃树缩小了万倍,直接移栽在纸上…… ;
他转头望着专心作画的李承道,欲言又止,似是吧不敢打扰他,转头望着王景道:明轩兄,这位兄台是…… ;
王景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摇了摇头,涩声道:我也不知,我来问…… ;
话未说完,便被对方打断道:别动,等他画完再说! ;
王景愣了愣,不敢再多言。
忽地,他似是想到了什么,扭头往楼上望去,正到两道身影站在回廊上朝着这边望来。
……
李承道画完了桃树,想到其他人画的都是一蒙面女子,便又在树下画了一个老太太,手持一根绣花针,正在缝补衣衫。
画好之后,他将炭笔搁在桌上,直起腰长出了一口气。
其实他对这幅画并不太满意,因为炭条素描和铅笔素描毕竟还是有所不同,加上制作工艺的问题,这只炭条笔用起来也不舒服。
一直候在旁边寸步位移的王景见他停笔,连忙陪着笑脸道:公子您画完了? ;
李承道一见他这副前倨后恭的模样,心里便知道对方已经是投降 ;了。
他想了想,又拿起笔在纸上留白处题了首打油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
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
只认衣衫不认人。
。
本文网址:https://bxjhkj.com/xs/6/6044/25955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bxjhkj.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