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汇小说网 > 宫廷世家 > 我在大唐开超市 > 第271章 我们该怎么办?

第271章 我们该怎么办?

推荐阅读:斗罗第一狠人青云至上七国神级熊孩子末世我有一座堡垒SCP异常收容朝凰大陆爱情公寓之开局代替张伟狐妖之青莲在异世界寻求邂逅是否正确剑临诸天叶灵叶玄

    李世民的痛苦只显露在了长孙皇后的面前。
    在别人面前,李世民依旧是那个威严的皇帝。
    佛教、道教的事,并没有在朝堂上掀起太大的风浪,除了司天监的人在朝堂上不依不饶的说了一些林深不痛不痒的坏话。
    但这个几乎没有实权的部门,并不能对朝廷产生任何的影响。
    甚至于……
    朝廷还借着这个端口,削减了不少针对于包括“佛道”两家在内,所有教派的政策福利。
    长安城外,秦岭之中。
    兴教寺。
    几位法师坐在蒲团上,看这一条从朝廷里发来的政令,不由得叹了口气。
    “朝廷这是何意?”一名老和尚,怒目看着手里的文件,“为何从今往后,我等就不能放贷了……”
    “而且入了我佛门,竟不能完全免了徭役,只削减一半的时间?”
    “欺人太甚,这是欺人太甚!”
    屋子里,没有人开口应和,只是他们紧紧皱起的眉头,无不彰显出他们现在混杂的内心情绪。
    为什么教派会这么吸引人?
    除了因为他们的学说,的确能够给愚昧的百姓们,一个足够的心里安慰之外。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信仰这些教派,真正成了道士、和尚之后,就能免除徭役。
    徭役,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唐规定,凡是年满十六岁,每年便要有二十天的时间用来服役——这二十天是没有工钱的,也就是免费给大唐工作。
    除此之外……
    大唐还有一项新规:府兵制。
    “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只要身体无缺陷的男性,几乎在年满二十一岁之后,都会被征募到府兵之中。
    虽然说,在服役期间基本是减免租调。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任务也无非就是轮班到长安宿卫,但也不免到出征作战,或是边防戍防。
    这可是容易闹出人命的事。
    最关键的是,直到六十岁,方才能够免役。
    几乎就是要将一辈子的时间,都要落在府兵制度上。
    当和尚或者是道士,虽然规矩多了些。
    但总不至于要闹出人命。
    道士还能娶妻生子,只忌五荤。
    和尚也可以私底下偷偷摸摸的吃肉喝酒、娶妻生子。
    大唐每年都有太多,为了逃避徭役,而去出家当和尚、当道士的人。
    尤其是那些逃无可逃的商贾,家中还有些资产的落寞小世家……
    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极其欢迎这些人。
    因为这关系到明确的利益。
    他们出家之后,按照教派中的说法,就是断了“尘缘”,至少明面上的一些资产,就会落入教派手中。
    比如说田地、金银……
    他们就可以捏着这些东西,打着各种名义的幌子去“放贷”。
    “高利贷”也是他们这些教派一个非常显著的收入来源。
    这对他们这些教派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坏事。
    可对朝廷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逃避徭役的人多了,朝廷可用的人就会变少。
    更不要说“高利贷”这种东西,对经济会造成多么巨大的影响。
    借着林深打出来的“由头”。
    朝廷也是顺手把这些自己看不顺眼的东西,给悄悄抹去。
    老和尚一通痛骂,也只是发泄一下情绪,哪怕他是兴教寺的主持,也无法对朝廷的政令产生任何的影响。
    另一位老和尚缓缓开口:“他们怎么就敢对我们下手了?”
    从刚才开始,他就一直在疑惑这件事。
    虽然朝廷对教派下手,是常有之事。
    但此时此刻下手,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因为大唐有了一位楚王。”主持开口,他刚才骂的最狠、最厉害,正是因为他看的最清楚,“那位楚王殿下,可是真真切切,让整个大唐的百姓生活变好的存在……”
    “他们对我们没有需求,朝廷自然就舍得对我们下手了。”
    楚王……
    刚才疑惑的老和尚神色一动,开口道:“若是我们能让那位楚王殿下……”
    “玄奘和我书信中所言,之所以会有这种事发生,就是因为那位楚王殿下。”主持皮笑肉不笑,“你觉得他还会入我佛门?”
    老和尚闭嘴不言。
    有人挑了挑眉,想要说出一些大逆不道的话来。
    主持率先开口堵住他们的嘴巴:“那位楚王殿下是兵部尚书,更是一位兵道的行家,他手下的私兵,是大唐第一军。”
    想要说话的那位和尚,也紧紧合上自己的嘴巴。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难不成真就任由……”一位年轻一些的和尚开口,话音不忿,似乎有浓浓的怨气。
    没有人开口,能提出一个好的意见。
    主持叹了口气,轻声说道:“玄奘法师现还在寿春,只能看他能不能度化那位楚王殿下了……”
    他们所能做的最大的挣扎,也就只有这种程度。
    屋子里的和尚,脸上神采都渐渐消散下去。
    和那位楚王殿下相比,他们这些人,真的实在是太渺小,太渺小了……
    兴教寺的信笺,一封封的发往寿春。
    不止是兴教寺。
    几乎全国各地的佛寺,都做出了差不多的举动。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座极其沉重的大山,落在玄奘法师的头上。
    南北两派的佛教徒,都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的观点写在书信里,指手画脚的希望玄奘法师,能够按照自己的说法去做。
    并在信中信誓旦旦的担保,自己的说法,一定是能够说服楚王,将其度入佛门。
    口中的道义说的满满当当。
    可玄奘法师,从那字里行间中,只看出来赤裸裸的“利益”二字。
    这让他痛苦不堪。
    他是一个真正对佛法有追求的人,来到寿春建立东禅寺,佛道之争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他想要宣扬佛法。
    可那天,了一子的一句“着相了”,彻底惊醒了他。
    再回首看自己的所作所为,和佛法中说的教义,相去甚远。
    不知不觉中……
    那个曾经落在他心中的想法,又渐渐的生了出来。
    大唐的佛法走上了歧途。
    那么佛教的源头,那个名为天竺的国家,会不会有能解开他疑惑的答案?

本文网址:https://bxjhkj.com/xs/5/5849/24634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bxjhkj.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