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其中一个叛徒
推荐阅读:大明海风、我家式神最可爱、创造精灵世界、冥界传奇之因爱坠落、我是符文师、末日卡皇、圣古大帝、次元型月系统、位面时间游戏、萌妹以逑、
曹操倒是急中生智地大气了一回,甩手将邺城扔给吕霖,但也给吕霖出了个大难题!
邺城既然被曹操拱手相让,吕霖肯定要派兵驻守,而且守军不能少于一万人,否则还不如不守!但问题来了,加上张那三万兵马,吕霖也只可调度六万人马左右,再在邺城留下一万,不就只剩下五万人了?
曹操的计策很简单,将曹仁及其两万部曲撤回邯郸,原本邯郸的两万兵马便可以与曹操本部兵马包抄袁熙!当然曹操还不知道田丰带着一万人去声东击西,倘若他知道这事儿,定然会逐个击破!何况眼下并不代表将来,只要斥候范围广,恐怕田丰的下落用不了多久也能发现。
这肯定是曹操早有的计策,否则邺城怎会在一夜之间成了空城?吕霖承认自己走了一步昏棋,若再弃田丰、袁熙不顾,说不准袁熙会在田丰被破之后倒戈!吕霖不敢赌袁熙的忠心,但若要分兵救援,这钜鹿又如何攻得下?
;也不知道子义将军那边情势如何? ;吕霖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坐下,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伸手揉揉额头,沉声道: ;德祖,你说,子义将军能否拿下清河郡? ;
;太史慈将军战无不胜,定会拿下清河! ;杨修毫不犹豫地开口,语气非常笃定!
;需要多久? ;吕霖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目光转向杨修的时候,变得非常凌厉。盯着杨修许久,吕霖又扭头看着司马懿,才开口道: ;我军并不占优势,曹操又用力将本王兵马分成四支,准备逐个击破,且我军兴师动众,不宜久战! ;
;大王所言极是! ;杨修开口答应,表情还是很恭谨,眼神却没有平日的倨傲!此战确实很难,莫说快速战胜曹操,哪怕打出优势也是很难的!哪怕曹操主动扔出邺城,我方也不占优势,曹操也正是知道此事,才愿意实施这种计策!若非北方传来陈宫获胜的消息,吕霖也应该等到太史慈拿下清河,击破夏侯的两万青州兵,才能发动攻击!但这种话,司马懿不敢说,杨修也不敢,沉默许久,杨修知道司马懿肯定不会说话,便开口道: ;修以为,邯郸有两万守军,那曹仁又深谙兵法,要想短时间拿下邯郸,并非易事!倘若绕开邯郸,能够立即拿下真定、元氏、栾城,则能与袁熙合兵,将曹操的五万兵马与幽州隔断! ;
;大王,不可! ;杨修刚说完,司马懿便开口劝止: ;我们对冀州地形并不熟悉,哪能轻易绕过曹操眼线拿下常山三县?且即便我军急攻常山,粮草辎重必然携带不上,转运不仅不方便,还要耗费些时日。并州粮草本就不太充足,如何供给八万人马需求? ;
;此计虽说有些凶险,但只要拿下常山三县,曹操定然会调派兵力拦截,并且集中兵力于钜鹿。 ;杨修毫不在意司马懿的反对,据理力争道: ;只要曹操将精力放在钜鹿、常山,太史慈将军便可以安心攻打清河、渤海等地,进而北上突袭幽州!如今幽州空虚,正是大王的好机会,岂能错过? ;
;杨修你太弄险了! ;司马懿今天摆明态度不同意,不同寻常那般沉默,强势回应: ;且不论夏侯能与太史慈将军消耗多久,就算拿下清河,要进兵幽州也没有可能!曹操足智多谋,心思缜密,岂会没有在幽州设防? ;
;敌我双方势均力敌,不兵行险招要如何取胜?司马懿!你到底是否希望大王取胜! ;
;我 ; ;
;够了! ;二人很少因为军事意见不和,在吕霖面前吵成这样。当下的局势并没有那么紧迫,吕霖也并不急着非常下决定,叫二人来不过是听听他们的想法,只是二人的态度令吕霖欣慰不已。虽说面有愠色,但吕霖断不会批评他们,只是沉声道: ;且先下去,本王再考虑考虑! ;
;诺! ;二人对视一眼,躬身退下。
;两个戏精! ;看着二人的背影,吕霖脸上生出一丝笑容,语气却略带嘲讽,也不知道是在自嘲,还是在嘲讽杨修和司马懿。经过二人的争论,吕霖心中已经有了计较,至于为什么没有当场做出决策,吕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禀大王,陆逊在帐外请见! ;门外传来金蛇卫金丙的声音,经过金甲刺杀一事,吕霖还能继续任用他们三人,不得不说是吕霖的宽松和信任,只不过自此以后,妖刀虎翼一直佩戴在吕霖腰间。
;进来! ;思绪被金丙的声音打扰,吕霖索性不再纠结,陆逊此人目光睿智,或许能发挥旁观者清的运用。
;逊拜见大王! ;陆逊掀开帘子走进帅帐,恭谨行礼后才低声开口道: ;禀大王,去年冬天行刺大王一案,已经有了进展。 ;
;进展? ;陆逊并没有说结果而是说进展,吕霖对此很不满意,但不悦之色不过一闪而逝并没有表现出来。陆逊虽然年轻,但是说话很有分寸,既然是进展,想必离结果不远,只不过这个结果他不敢说!吕霖沉思片刻,才抬头问道: ;是老师从京都送来的消息? ;
;禀大王,贾太尉的消息是昨夜到的,郭军师的消息是三日前到的。 ;陆逊没有丝毫隐瞒便说出实情,不仅因为他忠诚,还因为此事牵连很广。陆逊微微抬头瞟了一眼吕霖,没有发现任何异色,才开口继续道: ;郭军师信中告知,那八名杀手皆来自北方,并非都是汉人!但他们都是曹彰的亲兵,逊大胆揣测,此事恐怕是曹操的主意! ;
;曹彰? ;吕霖略微有些诧异,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
;禀大王,曹彰乃曹操三子! ;陆逊以为吕霖不知道此人,详细介绍道: ;闻曹彰黄须赤面,胆略过人,去年三次突袭乌丸无往不利,有项羽之勇! ;
;嗯,曹彰确实勇武过人!不过他只会打仗,没脑子想出刺杀的诡计。 ;吕霖嘴角上扬不禁莞尔,曹丕这家伙果然毒辣,自己的亲兄弟坑起来都毫不犹豫,看来后世对她的评价太低了!吕霖又问道: ;贾太尉那边怎么说? ;
;禀大王,贾公信中说到,金甲是因为家人被绑架,才受人胁迫 ; ; ;
;何人所为? ;
;是 ;是张悌 ; ;此事竟然关系到张悌,绝对是惊世骇俗的事情。陆逊知道无法隐瞒,继续说道: ;据细作探查,张悌在去年冬月去过伏完府上! ;
;还有何人? ;
;还有杨彪的几名学生,都是太学院的讲习! ;
;还有何人? ;
;禀大王,没有了!贾太尉只告知,张悌绑了金甲的家人,在事后又送回去,只不过没过几天他们家人全部离奇消失! ;
;离奇消失? ;吕霖觉得有些奇怪,既然要斩草除根杀人灭口,为何又要放回去,这是几个意思?吕霖眉头微微皱着,开口问道: ;张 ;张 ;司徒可参与此事? ;
;逊不知! ;陆逊毫不迟疑地开口,头埋得低了一些。
;此事除你之外,还有何人知道? ;
;逊一直将贾太尉和郭军师的书信密封,再无他人知道。 ;陆逊恭敬地将信呈上,继而退在一边。
吕霖没有去翻那两封信,也不会怀疑陆逊话中真实性,只是非常奇怪这么大的事竟然没有牵扯到司马懿,难道司马懿当真不喜欢热闹?连贾诩都没有查出来,若非司马懿确实没有掺和,那就是他隐藏的太深了!
等等!没有掺和,有可能是隐藏的更深!
但是司马懿还不到三十岁,不至于吧?
这个消息来的很及时,极短时间内吕霖把所有的消息梳理了一遍,他觉得计划应该改一改!无论司马懿,还是杨修背叛,兖州都已经不稳,吕霖不能再贸然北上,务必更加稳妥才是!
田丰就算带着一万兵马与袁熙汇合,恐怕也夺不下常山,僵持下去必然会被曹操分兵击破。邯郸是千年古城,就算守将不是曹仁也不可能短时间攻下,而吕霖最在意的就是时间,所以先机还是要袁熙来占!何况那个叛徒必然与曹操有联系,必要时候肯定会断了粮道 ; ;
此刻吕霖觉得脑袋有些胀,但他必须立即做决定,要么兵行险招,要么固守邺城等待良机!但是这个决策不好做,吕霖下不了决心,微微抬头看了看身前恭谨地陆逊,目光变得镇定了很多,问道: ;伯言,你跟随我,多少年了? ;
;禀大王,逊自建安二年跟随大王,如今已有八年! ;
;八年了,当年你还年幼,本王也还年少! ;吕霖看着陆逊有些成熟稳重的脸,微笑道: ;本该青春的年代,却跟着本王吃苦,没有享受过一丝年轻读书人的悠闲,难为你了! ;
;跟随大王,逊受益匪浅! ;陆逊恭谨行礼,神色非常恭谨,又生出一丝惶恐: ;可是臣做错了什么,请大王指正训导! ;
;伯言行事稳重,很是妥当! ;吕霖笑容不变,语气平和道: ;我有一事想不透,希望伯言给我提个意见。 ;
;大王请讲! ;陆逊本该客气两句,但抬头见吕霖这幅神色,没由的心安了好多。
;仲达与德祖已经跟随本王九年,虽说偶有争议,却都是智谋过人之才,伯言以为,何人更优? ;
;杨修与司马懿皆世之大才,皆是逊之楷模,逊不敢擅自评价! ;陆逊习惯性地夸奖二人两句,才正式回答道: ;就行事风格而言,杨修果决直率,却太过强硬残酷,不如司马懿稳重绵柔。至于才智谋略,二人不相上下各有千秋,臣不敢妄议! ;
;如此说来,伯言更喜欢司马懿? ;
;臣钦佩司马懿行事周全,且性情温和,处处谦让! ;
;伯言所言极是,仲达性情温和,故而议事少有发言,更少与人争端。 ;吕霖话锋一转,坏笑道: ;然仲达却与杨修不和,伯言以为,是性情使然,还是派系斗争? ;
;大王,臣以为他二人虽然偶有争端,却是因为见解不和,对大王绝对 ; ; ;
;本王知道他们的忠心,只是他们总是见解不同,各执一词,令本王有些怀疑。 ;
;他二人之所以见解不同,乃因性格使然,然正因为大王贤能,他们才敢直言不讳! ;
;哈哈,伯言所言极是! ;吕霖欣然接受陆逊这一记马屁,笑道: ;既然伯言以为他二人忠心耿耿,那你以为他二人之中,谁更加忠心?倘若有一人反叛,会是何人? ;
;禀大王,他二人皆忠心耿耿,不会有 ; ; ;
;好了,本王不过随便说说,并非怀疑他们。 ;吕霖挥挥手,轻声道: ;贾太尉和郭军师没有送来任何书信,你下去吧! ;
;诺! ;陆逊心领神会,转身离开。
陆逊,果然是出将入相之才啊!
是夜,吕霖将杨修与司马懿先后召入帅帐,分别聊了一个时辰,没人知道吕霖分别对他们说了什么,反正第二天一早,他们俩都消失了!
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军营中忽然少了两个人,少数发现少了俩军师的人也没太在意,唯一为此耿耿于怀并猜到一点什么的陆逊也不敢多问。猜测,虽然让人难受,有时候却让人无限遐想!
早饭后,吕霖召集所有将领在帅帐下达军令,包括昨天刚刚抵达邺城没睡一个好觉的张,所有人都知道,有大行动了!吕霖像往常一样安坐在座位上,目光平静地环视着所有将领,时而眉头微皱时而嘴角上扬。
自吕布死后吕霖承袭王爵处理军政之后,便总是这种阴晴不定让人难以揣度,包括杨修、司马懿二人这么玲珑剔透的人也不敢胡乱猜测吕霖的想法。居高位者,总有一股寂寞,是无法对他人述说的。
除陈宫和贾诩这个老师之外,最了解吕霖的人自然是郭嘉,至少他这么认为。然贾诩最不喜欢的就是谈人生谈理想,陈宫也没时间与吕霖交流如何做一个好的君主,最知己的知己郭嘉又没在身边,何况就算他在身边也只会把人往邪路上引。
吕霖时常在想这件事情,越想越理解那些皇帝为什么感到孤独,为什么杀功臣的时候再不忍心也会动手。眼下不是考虑这件事儿的时候,吕霖也没有躺在舒适的大床上,故而这些哲学问题不在今天的考虑范围之内。
;诸位将军,曹操虽然将邺城送给我们,但这却是一个麻烦,如今我军随时有被曹操分而食之的危险,此皆本王轻敌之过,本王在此向诸位将士们请罪! ;
;愿为大王分忧! ;吕霖这两句客套话,自然不会有人放在心上,大王才智出众,虽算不得算无遗策,却也从无败绩!众将齐声道: ;末将愿跟随大王赴汤蹈火,万死何辞? ;
邺城既然被曹操拱手相让,吕霖肯定要派兵驻守,而且守军不能少于一万人,否则还不如不守!但问题来了,加上张那三万兵马,吕霖也只可调度六万人马左右,再在邺城留下一万,不就只剩下五万人了?
曹操的计策很简单,将曹仁及其两万部曲撤回邯郸,原本邯郸的两万兵马便可以与曹操本部兵马包抄袁熙!当然曹操还不知道田丰带着一万人去声东击西,倘若他知道这事儿,定然会逐个击破!何况眼下并不代表将来,只要斥候范围广,恐怕田丰的下落用不了多久也能发现。
这肯定是曹操早有的计策,否则邺城怎会在一夜之间成了空城?吕霖承认自己走了一步昏棋,若再弃田丰、袁熙不顾,说不准袁熙会在田丰被破之后倒戈!吕霖不敢赌袁熙的忠心,但若要分兵救援,这钜鹿又如何攻得下?
;也不知道子义将军那边情势如何? ;吕霖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坐下,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伸手揉揉额头,沉声道: ;德祖,你说,子义将军能否拿下清河郡? ;
;太史慈将军战无不胜,定会拿下清河! ;杨修毫不犹豫地开口,语气非常笃定!
;需要多久? ;吕霖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目光转向杨修的时候,变得非常凌厉。盯着杨修许久,吕霖又扭头看着司马懿,才开口道: ;我军并不占优势,曹操又用力将本王兵马分成四支,准备逐个击破,且我军兴师动众,不宜久战! ;
;大王所言极是! ;杨修开口答应,表情还是很恭谨,眼神却没有平日的倨傲!此战确实很难,莫说快速战胜曹操,哪怕打出优势也是很难的!哪怕曹操主动扔出邺城,我方也不占优势,曹操也正是知道此事,才愿意实施这种计策!若非北方传来陈宫获胜的消息,吕霖也应该等到太史慈拿下清河,击破夏侯的两万青州兵,才能发动攻击!但这种话,司马懿不敢说,杨修也不敢,沉默许久,杨修知道司马懿肯定不会说话,便开口道: ;修以为,邯郸有两万守军,那曹仁又深谙兵法,要想短时间拿下邯郸,并非易事!倘若绕开邯郸,能够立即拿下真定、元氏、栾城,则能与袁熙合兵,将曹操的五万兵马与幽州隔断! ;
;大王,不可! ;杨修刚说完,司马懿便开口劝止: ;我们对冀州地形并不熟悉,哪能轻易绕过曹操眼线拿下常山三县?且即便我军急攻常山,粮草辎重必然携带不上,转运不仅不方便,还要耗费些时日。并州粮草本就不太充足,如何供给八万人马需求? ;
;此计虽说有些凶险,但只要拿下常山三县,曹操定然会调派兵力拦截,并且集中兵力于钜鹿。 ;杨修毫不在意司马懿的反对,据理力争道: ;只要曹操将精力放在钜鹿、常山,太史慈将军便可以安心攻打清河、渤海等地,进而北上突袭幽州!如今幽州空虚,正是大王的好机会,岂能错过? ;
;杨修你太弄险了! ;司马懿今天摆明态度不同意,不同寻常那般沉默,强势回应: ;且不论夏侯能与太史慈将军消耗多久,就算拿下清河,要进兵幽州也没有可能!曹操足智多谋,心思缜密,岂会没有在幽州设防? ;
;敌我双方势均力敌,不兵行险招要如何取胜?司马懿!你到底是否希望大王取胜! ;
;我 ; ;
;够了! ;二人很少因为军事意见不和,在吕霖面前吵成这样。当下的局势并没有那么紧迫,吕霖也并不急着非常下决定,叫二人来不过是听听他们的想法,只是二人的态度令吕霖欣慰不已。虽说面有愠色,但吕霖断不会批评他们,只是沉声道: ;且先下去,本王再考虑考虑! ;
;诺! ;二人对视一眼,躬身退下。
;两个戏精! ;看着二人的背影,吕霖脸上生出一丝笑容,语气却略带嘲讽,也不知道是在自嘲,还是在嘲讽杨修和司马懿。经过二人的争论,吕霖心中已经有了计较,至于为什么没有当场做出决策,吕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禀大王,陆逊在帐外请见! ;门外传来金蛇卫金丙的声音,经过金甲刺杀一事,吕霖还能继续任用他们三人,不得不说是吕霖的宽松和信任,只不过自此以后,妖刀虎翼一直佩戴在吕霖腰间。
;进来! ;思绪被金丙的声音打扰,吕霖索性不再纠结,陆逊此人目光睿智,或许能发挥旁观者清的运用。
;逊拜见大王! ;陆逊掀开帘子走进帅帐,恭谨行礼后才低声开口道: ;禀大王,去年冬天行刺大王一案,已经有了进展。 ;
;进展? ;陆逊并没有说结果而是说进展,吕霖对此很不满意,但不悦之色不过一闪而逝并没有表现出来。陆逊虽然年轻,但是说话很有分寸,既然是进展,想必离结果不远,只不过这个结果他不敢说!吕霖沉思片刻,才抬头问道: ;是老师从京都送来的消息? ;
;禀大王,贾太尉的消息是昨夜到的,郭军师的消息是三日前到的。 ;陆逊没有丝毫隐瞒便说出实情,不仅因为他忠诚,还因为此事牵连很广。陆逊微微抬头瞟了一眼吕霖,没有发现任何异色,才开口继续道: ;郭军师信中告知,那八名杀手皆来自北方,并非都是汉人!但他们都是曹彰的亲兵,逊大胆揣测,此事恐怕是曹操的主意! ;
;曹彰? ;吕霖略微有些诧异,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
;禀大王,曹彰乃曹操三子! ;陆逊以为吕霖不知道此人,详细介绍道: ;闻曹彰黄须赤面,胆略过人,去年三次突袭乌丸无往不利,有项羽之勇! ;
;嗯,曹彰确实勇武过人!不过他只会打仗,没脑子想出刺杀的诡计。 ;吕霖嘴角上扬不禁莞尔,曹丕这家伙果然毒辣,自己的亲兄弟坑起来都毫不犹豫,看来后世对她的评价太低了!吕霖又问道: ;贾太尉那边怎么说? ;
;禀大王,贾公信中说到,金甲是因为家人被绑架,才受人胁迫 ; ; ;
;何人所为? ;
;是 ;是张悌 ; ;此事竟然关系到张悌,绝对是惊世骇俗的事情。陆逊知道无法隐瞒,继续说道: ;据细作探查,张悌在去年冬月去过伏完府上! ;
;还有何人? ;
;还有杨彪的几名学生,都是太学院的讲习! ;
;还有何人? ;
;禀大王,没有了!贾太尉只告知,张悌绑了金甲的家人,在事后又送回去,只不过没过几天他们家人全部离奇消失! ;
;离奇消失? ;吕霖觉得有些奇怪,既然要斩草除根杀人灭口,为何又要放回去,这是几个意思?吕霖眉头微微皱着,开口问道: ;张 ;张 ;司徒可参与此事? ;
;逊不知! ;陆逊毫不迟疑地开口,头埋得低了一些。
;此事除你之外,还有何人知道? ;
;逊一直将贾太尉和郭军师的书信密封,再无他人知道。 ;陆逊恭敬地将信呈上,继而退在一边。
吕霖没有去翻那两封信,也不会怀疑陆逊话中真实性,只是非常奇怪这么大的事竟然没有牵扯到司马懿,难道司马懿当真不喜欢热闹?连贾诩都没有查出来,若非司马懿确实没有掺和,那就是他隐藏的太深了!
等等!没有掺和,有可能是隐藏的更深!
但是司马懿还不到三十岁,不至于吧?
这个消息来的很及时,极短时间内吕霖把所有的消息梳理了一遍,他觉得计划应该改一改!无论司马懿,还是杨修背叛,兖州都已经不稳,吕霖不能再贸然北上,务必更加稳妥才是!
田丰就算带着一万兵马与袁熙汇合,恐怕也夺不下常山,僵持下去必然会被曹操分兵击破。邯郸是千年古城,就算守将不是曹仁也不可能短时间攻下,而吕霖最在意的就是时间,所以先机还是要袁熙来占!何况那个叛徒必然与曹操有联系,必要时候肯定会断了粮道 ; ;
此刻吕霖觉得脑袋有些胀,但他必须立即做决定,要么兵行险招,要么固守邺城等待良机!但是这个决策不好做,吕霖下不了决心,微微抬头看了看身前恭谨地陆逊,目光变得镇定了很多,问道: ;伯言,你跟随我,多少年了? ;
;禀大王,逊自建安二年跟随大王,如今已有八年! ;
;八年了,当年你还年幼,本王也还年少! ;吕霖看着陆逊有些成熟稳重的脸,微笑道: ;本该青春的年代,却跟着本王吃苦,没有享受过一丝年轻读书人的悠闲,难为你了! ;
;跟随大王,逊受益匪浅! ;陆逊恭谨行礼,神色非常恭谨,又生出一丝惶恐: ;可是臣做错了什么,请大王指正训导! ;
;伯言行事稳重,很是妥当! ;吕霖笑容不变,语气平和道: ;我有一事想不透,希望伯言给我提个意见。 ;
;大王请讲! ;陆逊本该客气两句,但抬头见吕霖这幅神色,没由的心安了好多。
;仲达与德祖已经跟随本王九年,虽说偶有争议,却都是智谋过人之才,伯言以为,何人更优? ;
;杨修与司马懿皆世之大才,皆是逊之楷模,逊不敢擅自评价! ;陆逊习惯性地夸奖二人两句,才正式回答道: ;就行事风格而言,杨修果决直率,却太过强硬残酷,不如司马懿稳重绵柔。至于才智谋略,二人不相上下各有千秋,臣不敢妄议! ;
;如此说来,伯言更喜欢司马懿? ;
;臣钦佩司马懿行事周全,且性情温和,处处谦让! ;
;伯言所言极是,仲达性情温和,故而议事少有发言,更少与人争端。 ;吕霖话锋一转,坏笑道: ;然仲达却与杨修不和,伯言以为,是性情使然,还是派系斗争? ;
;大王,臣以为他二人虽然偶有争端,却是因为见解不和,对大王绝对 ; ; ;
;本王知道他们的忠心,只是他们总是见解不同,各执一词,令本王有些怀疑。 ;
;他二人之所以见解不同,乃因性格使然,然正因为大王贤能,他们才敢直言不讳! ;
;哈哈,伯言所言极是! ;吕霖欣然接受陆逊这一记马屁,笑道: ;既然伯言以为他二人忠心耿耿,那你以为他二人之中,谁更加忠心?倘若有一人反叛,会是何人? ;
;禀大王,他二人皆忠心耿耿,不会有 ; ; ;
;好了,本王不过随便说说,并非怀疑他们。 ;吕霖挥挥手,轻声道: ;贾太尉和郭军师没有送来任何书信,你下去吧! ;
;诺! ;陆逊心领神会,转身离开。
陆逊,果然是出将入相之才啊!
是夜,吕霖将杨修与司马懿先后召入帅帐,分别聊了一个时辰,没人知道吕霖分别对他们说了什么,反正第二天一早,他们俩都消失了!
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军营中忽然少了两个人,少数发现少了俩军师的人也没太在意,唯一为此耿耿于怀并猜到一点什么的陆逊也不敢多问。猜测,虽然让人难受,有时候却让人无限遐想!
早饭后,吕霖召集所有将领在帅帐下达军令,包括昨天刚刚抵达邺城没睡一个好觉的张,所有人都知道,有大行动了!吕霖像往常一样安坐在座位上,目光平静地环视着所有将领,时而眉头微皱时而嘴角上扬。
自吕布死后吕霖承袭王爵处理军政之后,便总是这种阴晴不定让人难以揣度,包括杨修、司马懿二人这么玲珑剔透的人也不敢胡乱猜测吕霖的想法。居高位者,总有一股寂寞,是无法对他人述说的。
除陈宫和贾诩这个老师之外,最了解吕霖的人自然是郭嘉,至少他这么认为。然贾诩最不喜欢的就是谈人生谈理想,陈宫也没时间与吕霖交流如何做一个好的君主,最知己的知己郭嘉又没在身边,何况就算他在身边也只会把人往邪路上引。
吕霖时常在想这件事情,越想越理解那些皇帝为什么感到孤独,为什么杀功臣的时候再不忍心也会动手。眼下不是考虑这件事儿的时候,吕霖也没有躺在舒适的大床上,故而这些哲学问题不在今天的考虑范围之内。
;诸位将军,曹操虽然将邺城送给我们,但这却是一个麻烦,如今我军随时有被曹操分而食之的危险,此皆本王轻敌之过,本王在此向诸位将士们请罪! ;
;愿为大王分忧! ;吕霖这两句客套话,自然不会有人放在心上,大王才智出众,虽算不得算无遗策,却也从无败绩!众将齐声道: ;末将愿跟随大王赴汤蹈火,万死何辞? ;
本文网址:https://bxjhkj.com/xs/5/5374/23216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bxjhkj.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