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汇小说网 > 职场 > 金珠传说 > 第138章:桐花万里丹山路

第138章:桐花万里丹山路

推荐阅读:大明海风我家式神最可爱创造精灵世界冥界传奇之因爱坠落我是符文师末日卡皇圣古大帝次元型月系统位面时间游戏萌妹以逑

    李振坤心道,我们哪敢指定您啊,  ;您随便题什么字都好。  ;
    县府大会议室,早就备好了笔墨纸砚,就等李东文挥毫了。
    李东文,略一沉思,将横着摆放的纸张竖起来,挥笔写下了两行字,并题写了落款。
    围观的众人却一脸懵逼,这写的是什么玩意?没有一个字是认识的!
    说一字不识,不太准确,落款诸字倒是好辨识:贺神鸟县首届农交会,庚辰年乙酉月癸未日,李东文。这些字是用行书写的。
    为了鉴赏李东文的字,吴国平书记特意请了当地两位书法名人过来。吴书记看向那两人,也是愣怔无语。
    其中一位年纪比较大的,看了半天,憋出一句话:  ;这难道是传说中的梅花篆字?  ;
    另一位也似有所悟:  ;远看为花,近看是字,字里藏花,花中有字,果然是大家风范。怎奈我等才疏学浅,竟一字不识。  ;
    李东文看着装逼效果达到,就指着字说道: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献丑了。  ;
    李东文念完,众人还是一脸懵逼,不知道这是诗是词,是何出处,有何用意。
    吴书记请来的那两位,也是在沉思,其中年纪大的那位,欲言又止,他隐约记得出自一首唐诗,具体是谁写的,为什么写的,已经记不起来了。
    李东文也不点明,让他们自己查去吧,总能找到出处的。
    吴书记见李东文不再说明,连忙出来打圆场,  ;好字!好字!李董事长博学多才啊!  ;
    吴书记点评完,众人纷纷附和:  ;的确好字!好看,耐看  ;  ;  ;
    李东文没有久留,题过字,就走了。
    仿佛飘然而去,却留下一地鸡毛。
    送走李东文,神鸟县吴国平李振坤一干人等并未散去,对着这幅字面面相觑。
    吴国平首先看向他请来的两位中那位年长者,  ;黄老师,您有什么看法?  ;
    黄姓长者略一沉思:  ;这大约是一首唐诗中的两句,具体是谁写的,要去查一下。  ;
    吴书记:  ;具体是那几个字?您能写出来嘛,我们也好安排人去查。  ;
    现场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黄姓长者提起笔,用简体正楷写下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两行字。
    吴李两位书记送走了请来的两位老师,安排秘书去查此诗句的出处。
    各位局长也都很识趣地散了,就剩下两位书记四目相对。
    谁能想得到呢,简单地一个题字活动,也能闹出这样的幺蛾子。
    这是笑话我们没文化啊。赶紧查出来是什么意思,这位可是咱们神鸟的财神爷啊,一定要弄明白人家想表达个啥意思。
    两位书记没等多久,办公室主任就捧着一本书过来,吴书记接过来一看,《全唐诗》,书签的位置,正是李商隐的《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怪不得难记,这诗的名字咋这么长?
    看注解吧。注解倒是不难,这是李商隐送给他连襟的儿子韩冬郎的诗,是夸奖他儿子少年英才,前程远大,青出于蓝的诗句。
    吴国平评价了一句:  ;寓意倒是不错。  ;然后将书递给李振坤。
    李振坤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陷入了沉思。
    连襟?这是李老板要和我们攀亲戚?然后他又重新看了看那幅字。
    贺神鸟县首届农交会,也算应题。这是说农交会前程远大,但有个  ;首届  ;,说明还很弱小,那么说是  ;雏凤  ;,也合情合理。那么,这  ;老凤  ;又有何指呢?
    这时候,吴国平的电话响起,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接听了电话,  ;黄老师好!  ;
    放下电话,吴书记对李振坤说,  ;振坤啊,黄老师的叔叔,黄老先生,要来看看这幅字。  ;
      ;哪个黄老先生?  ;李振坤随口问道。
      ;咱们神鸟还有几个黄老?就是那位黄老啊!  ;
    这位黄老先生,是从神鸟县走出去的鼎鼎有名的文化名人,一般难得一见,书法绘画雕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绘画。
      ;如果黄老也能为咱们题一幅画,那就太好了。  ;李振坤有点小兴奋。
      ;黄老现在省城,明天就要回来,咱们是不是派车去接一下?  ;吴国平说道。
    不管神鸟县府如何折腾,李东文题完字,就吩咐孙运圣,订了一张当天飞陕省省城的机票,他要回通远了。
    9月23日,秋分。
    通远县秋高气爽,渐有凉意。
    李东文辗转了一天,终于回到通远县。
    桃花仙酒店和办公楼都在紧张地施工,还不能使用,让李东文很是失望。好在还有一件高兴的事,花生熟了。
    今年桃花仙公司,在通远种植了十万亩花生,尽管种植得有些晚,但整个夏天都风调雨顺,日照充足,长势十分良好。
    采收花生,是纯人工的,是个体力活。
    拔起来的花生秧,带起来一串串花生果,很是好看。
    此时的花生果还不能采收,要在地里晒上个两三天,等到摇动秧苗,能听到哗楞哗楞响声,才能从地里运回来。运回来后,还要垛起来,然后才是采摘花生果。
    收获的季节,人们虽然辛劳和忙碌,但每个人都笑逐颜开。
    花生,是桃花仙公司今年在通远县唯一能进钱的项目,何安江亲自在现场坐镇。
    农场场长孙雅慧也在田间地头和场院仓库之间指挥调度。
    农场的员工不够用了,何安江协调了纺织厂和采石场的员工赶来增援。
    采收花生也不是什么技术活,有个好体力就可以。
    孙雅慧找到何安江:  ;采收的季节太集中了,这人手还是不够用啊!  ;
    何安江:  ;还缺多少?  ;
    孙雅慧:  ;我们的人,加上各厂支援的人,勉强能采收一半,也就是五万亩,还差一半呢。  ;
    何安江:  ;果园和林场,还能抽调两千人出来,不足的,就招临时工,跟附近几个乡协调一下。  ;
    孙雅慧紧急召见几个乡的乡长,每个乡协调出来一千人,主要工作是拔花生,每亩50元,管午餐。就近招人,早餐和晚餐自理。
    拔花生,每人每天能拔两亩地,这样一天下来,就能挣到手一百元,干上五天,就是五百块,比国营厂的工人一个月工资都高,村民争着抢着报名,哪怕自己的活计耽误几天,也要来桃花仙公司打这份零工。

本文网址:https://bxjhkj.com/xs/5/5331/22900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bxjhkj.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