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论朝政宫闱秘事多
推荐阅读:大明海风、我家式神最可爱、创造精灵世界、冥界传奇之因爱坠落、我是符文师、末日卡皇、圣古大帝、次元型月系统、位面时间游戏、萌妹以逑、
35论朝政宫闱秘事多
夫妻两个在老太太那里碰了个软钉子,只好去问老太爷的意思。只不过老太爷却不是那么好见的。
老太爷身为内阁首辅,佐天子理阴阳,其权至重,其位至高。不但管着户部、吏部、兵部、翰林院等重要部门;同时又担任国史馆和其他好几个修书馆的总裁官,职务之多,工作之忙。大楚立朝六十年,绝无仅有。
大内设有内阁值房,因为离着皇上近,方便就近请示汇报,所以老太爷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办公。从内廷出来,到了朝房,每日排队等着见他的吏属往往就有几十上百人。老太爷经常坐在轿中批览文书,处理事务。就算得了闲回到家中,仍然点燃蜡烛接着办理未完成之事。
有鉴于老太爷“周敏勤谨、勇于任事、有大功于社稷”,正统三年以后,皇上便不只一次地各种场合表示:要在老太爷过世之后让他“配享太庙”。如此殊荣,千古罕见,老太爷却并不当真。
阖府上下,都知道老太爷忙,没有重大的事务,谁也不敢去打扰他。即使是大老爷,等闲也见不到他的面,就算见了,也难得说上几句话。
正赶上朝中政事繁忙,西北突兀人刚刚消停了,东北女真人又起了幺蛾子,老太爷与一众兵部、户部官员忙着调集大军、遴选将领、组织后勤、筹措军饷,忙得焦头烂额。一连几天都没有回家。
大太太心急如焚,可急也没办法。过了几日,闻知太后病势稍缓,就再一次递牌子进了慈宁宫。这一次进宫,大太太给雨馨穿上最好的衣服,将她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带着她一同进了慈宁宫西暖阁。
雨馨不是拢在自己手上,就是逼宫让皇上退位当个太上皇,估计皇上也不会说个不字,又何必像今日这般,太后一死,他便危机重重了。
老太爷品评道:“皇五子潞王年纪尚小不提。赵王残暴鲁莽,也不是明君的材料。太宗这支,也只有延庆王的次子淳哥儿是个人物。倒是晋王邑辰身为太祖幼子极具才干,可惜太重恩怨,失于苛察。秦王枫齐看似荒唐游嬉,实则精明无比,又过于随性,可惜可惜!”
老太太就笑道:“人无完人,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帝王!老爷拿这些宗室子弟与尧舜禹汤相比,如今哪里还能挑出好那样的皇帝?”
老太爷也不由失笑。
这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老太太终于明白了老太爷的想法,对于自己的丈夫,她向来钦佩,他的政治远见的确也是出类拔萃。于是道:“未来几年,恐怕朝中波诡云谲,危机四伏,老爷也要多加小心了。”
老太爷点点头,丝毫不见紧张,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既然处在首辅这个位置上,自然就有承担诸多风险的觉悟。
老太太唏嘘了片刻,又道:“这么看来,老爷是不看好太子了?所以不想馨姐儿嫁入东宫,免得将来连累杨家?我算明白太后的苦心了。若是与我们杨家联姻,有老爷帮衬,太子以后的位子就可就安稳多了。”杨家若是与太子联手,凭老太爷的威望,将他扶上皇位,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老太爷点点头:“的确如此,如今朝局复杂,除了赵王、太子,晋王、秦王也是极大的变数。将来如何尚未可知,不论谁输谁赢,杨家只要不牵涉其中,保全自身当无任何问题。太子想将杨家绑上船,可他实在非是我杨某心中的英主……”换句话说,他还不太够资格被杨老爷子效忠。
要想完成老太爷的宏愿,成就一代名相,背后必须有一个贤君支持,太子看着又是一个当今,似乎离这个要求有点远。
这么一说,老太太也就明白了。她沉吟片晌道:“这些话,你还是应当对老大、老二他们说说。”
老太爷放下手中的茶盏,“这些事情,要靠他们自己去悟,我不可能一辈子当他们的拐杖,总有一天我会去的。”
老太太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便又转了个话题:“景阳宫的那位贵人,最近没有再与老爷提起我们的七姑娘了?”
老太爷笑道:“怎么没有?已经是第三次了!这一次我以她年纪太小,不懂规矩为由推脱掉了。下一次,无论如何也得要澜姐儿进一次景阳宫了。”
如果雨澜在此,听到了这番对话,必定可以立刻反应过来,老太太对她态度的大转变,实际上竟出自宫里某位贵人的关心。
“这么些年过去了,她仍然顾念着姐妹之情,这倒是殊为不易了!十五年前名震京师的两大花魁,一个进入皇宫一个嫁入相府。如今,一个早已化为一抔黄土,另一个不但贵为一宫主位,而且诞下皇子,这境遇差别之大,真是叫人唏嘘……”
老爷也感叹:“当年若不是皇上胡闹,我又怎肯将齐氏接入府中,许给老大,又阴差阳错生下澜姐儿……”
老太太道:“老大当时毕竟是皇上的侍读,皇上的命令他怎敢不听。不过澜姐儿我瞧着倒是个好的。”
“哦?”老太爷眉毛一挑,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老太太的性子他是知道的,很少这么夸人的。
老太太就把雨澜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一句不拉告诉了老太爷。说起标点符号的事情,老太爷也不由面露沉吟。如今他手下的书办们都在用这个法子呢,奏折看起来也就省事多了。前些日子没空与老太太深谈,竟不知这个法子原来出自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
老太太又与他说了一番佛经与养生之道上的独特见解,又说起她平时爱看的书竟然是《食货志》,老太爷也不由啧啧称奇。“没想到我们杨家出了这样一号人物。”他就抚着胡子笑了起来,“找个时间我也见见。景阳宫那边,也还需要她去敷衍一番。”
老太太就问:“老爷觉得景阳宫到底是个什么目的?难道还念着当年与齐姨娘的姐妹情分?”
老太爷道:“景阳宫的是不是个念旧的,姐妹之情有没有有所顾及,我不大清楚。但如此迫切地想要见到澜姐儿,恐怕还有别的目的隐含其中……澜姐儿毕竟是我们府上的小姐,若是她与澜姐儿常来常往,自然也和我们府上攀上了关系。”
老太太也就恍然大悟,太后在宫里都要受到皇贵妃的压制,何况是景阳宫的慧妃。想必她在宫里的日子一定很难过吧!怪不得要拐弯抹角地攀扯到老爷头上来。有了相府这棵大树,萧贵妃再跋扈,也总要容让一二的吧。
老爷子叹息半晌,幽幽道:“国是艰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景阳宫里的毕竟也有五皇子傍身,也是一位不能开罪的贵人,将来不论谁当了皇上,只要不出意外,一世富贵是跑不了的。攀攀交情倒也无妨!只要不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广结善缘,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景阳宫的五皇子潞王虽然只有八岁,毕竟也是当今的儿子,于皇位吗,总还是有那么一丁点机会的。
老太爷已经开始选择押宝了,凭他的老道,是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
夫妻两个在老太太那里碰了个软钉子,只好去问老太爷的意思。只不过老太爷却不是那么好见的。
老太爷身为内阁首辅,佐天子理阴阳,其权至重,其位至高。不但管着户部、吏部、兵部、翰林院等重要部门;同时又担任国史馆和其他好几个修书馆的总裁官,职务之多,工作之忙。大楚立朝六十年,绝无仅有。
大内设有内阁值房,因为离着皇上近,方便就近请示汇报,所以老太爷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办公。从内廷出来,到了朝房,每日排队等着见他的吏属往往就有几十上百人。老太爷经常坐在轿中批览文书,处理事务。就算得了闲回到家中,仍然点燃蜡烛接着办理未完成之事。
有鉴于老太爷“周敏勤谨、勇于任事、有大功于社稷”,正统三年以后,皇上便不只一次地各种场合表示:要在老太爷过世之后让他“配享太庙”。如此殊荣,千古罕见,老太爷却并不当真。
阖府上下,都知道老太爷忙,没有重大的事务,谁也不敢去打扰他。即使是大老爷,等闲也见不到他的面,就算见了,也难得说上几句话。
正赶上朝中政事繁忙,西北突兀人刚刚消停了,东北女真人又起了幺蛾子,老太爷与一众兵部、户部官员忙着调集大军、遴选将领、组织后勤、筹措军饷,忙得焦头烂额。一连几天都没有回家。
大太太心急如焚,可急也没办法。过了几日,闻知太后病势稍缓,就再一次递牌子进了慈宁宫。这一次进宫,大太太给雨馨穿上最好的衣服,将她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带着她一同进了慈宁宫西暖阁。
雨馨不是拢在自己手上,就是逼宫让皇上退位当个太上皇,估计皇上也不会说个不字,又何必像今日这般,太后一死,他便危机重重了。
老太爷品评道:“皇五子潞王年纪尚小不提。赵王残暴鲁莽,也不是明君的材料。太宗这支,也只有延庆王的次子淳哥儿是个人物。倒是晋王邑辰身为太祖幼子极具才干,可惜太重恩怨,失于苛察。秦王枫齐看似荒唐游嬉,实则精明无比,又过于随性,可惜可惜!”
老太太就笑道:“人无完人,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帝王!老爷拿这些宗室子弟与尧舜禹汤相比,如今哪里还能挑出好那样的皇帝?”
老太爷也不由失笑。
这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老太太终于明白了老太爷的想法,对于自己的丈夫,她向来钦佩,他的政治远见的确也是出类拔萃。于是道:“未来几年,恐怕朝中波诡云谲,危机四伏,老爷也要多加小心了。”
老太爷点点头,丝毫不见紧张,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既然处在首辅这个位置上,自然就有承担诸多风险的觉悟。
老太太唏嘘了片刻,又道:“这么看来,老爷是不看好太子了?所以不想馨姐儿嫁入东宫,免得将来连累杨家?我算明白太后的苦心了。若是与我们杨家联姻,有老爷帮衬,太子以后的位子就可就安稳多了。”杨家若是与太子联手,凭老太爷的威望,将他扶上皇位,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老太爷点点头:“的确如此,如今朝局复杂,除了赵王、太子,晋王、秦王也是极大的变数。将来如何尚未可知,不论谁输谁赢,杨家只要不牵涉其中,保全自身当无任何问题。太子想将杨家绑上船,可他实在非是我杨某心中的英主……”换句话说,他还不太够资格被杨老爷子效忠。
要想完成老太爷的宏愿,成就一代名相,背后必须有一个贤君支持,太子看着又是一个当今,似乎离这个要求有点远。
这么一说,老太太也就明白了。她沉吟片晌道:“这些话,你还是应当对老大、老二他们说说。”
老太爷放下手中的茶盏,“这些事情,要靠他们自己去悟,我不可能一辈子当他们的拐杖,总有一天我会去的。”
老太太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便又转了个话题:“景阳宫的那位贵人,最近没有再与老爷提起我们的七姑娘了?”
老太爷笑道:“怎么没有?已经是第三次了!这一次我以她年纪太小,不懂规矩为由推脱掉了。下一次,无论如何也得要澜姐儿进一次景阳宫了。”
如果雨澜在此,听到了这番对话,必定可以立刻反应过来,老太太对她态度的大转变,实际上竟出自宫里某位贵人的关心。
“这么些年过去了,她仍然顾念着姐妹之情,这倒是殊为不易了!十五年前名震京师的两大花魁,一个进入皇宫一个嫁入相府。如今,一个早已化为一抔黄土,另一个不但贵为一宫主位,而且诞下皇子,这境遇差别之大,真是叫人唏嘘……”
老爷也感叹:“当年若不是皇上胡闹,我又怎肯将齐氏接入府中,许给老大,又阴差阳错生下澜姐儿……”
老太太道:“老大当时毕竟是皇上的侍读,皇上的命令他怎敢不听。不过澜姐儿我瞧着倒是个好的。”
“哦?”老太爷眉毛一挑,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老太太的性子他是知道的,很少这么夸人的。
老太太就把雨澜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一句不拉告诉了老太爷。说起标点符号的事情,老太爷也不由面露沉吟。如今他手下的书办们都在用这个法子呢,奏折看起来也就省事多了。前些日子没空与老太太深谈,竟不知这个法子原来出自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
老太太又与他说了一番佛经与养生之道上的独特见解,又说起她平时爱看的书竟然是《食货志》,老太爷也不由啧啧称奇。“没想到我们杨家出了这样一号人物。”他就抚着胡子笑了起来,“找个时间我也见见。景阳宫那边,也还需要她去敷衍一番。”
老太太就问:“老爷觉得景阳宫到底是个什么目的?难道还念着当年与齐姨娘的姐妹情分?”
老太爷道:“景阳宫的是不是个念旧的,姐妹之情有没有有所顾及,我不大清楚。但如此迫切地想要见到澜姐儿,恐怕还有别的目的隐含其中……澜姐儿毕竟是我们府上的小姐,若是她与澜姐儿常来常往,自然也和我们府上攀上了关系。”
老太太也就恍然大悟,太后在宫里都要受到皇贵妃的压制,何况是景阳宫的慧妃。想必她在宫里的日子一定很难过吧!怪不得要拐弯抹角地攀扯到老爷头上来。有了相府这棵大树,萧贵妃再跋扈,也总要容让一二的吧。
老爷子叹息半晌,幽幽道:“国是艰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景阳宫里的毕竟也有五皇子傍身,也是一位不能开罪的贵人,将来不论谁当了皇上,只要不出意外,一世富贵是跑不了的。攀攀交情倒也无妨!只要不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广结善缘,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景阳宫的五皇子潞王虽然只有八岁,毕竟也是当今的儿子,于皇位吗,总还是有那么一丁点机会的。
老太爷已经开始选择押宝了,凭他的老道,是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
本文网址:https://bxjhkj.com/xs/4/4186/18590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bxjhkj.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