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得寸进尺

推荐阅读:大明海风我家式神最可爱创造精灵世界冥界传奇之因爱坠落我是符文师末日卡皇圣古大帝次元型月系统位面时间游戏萌妹以逑

    中医界除了民间有各种派系之外,官方层面也隐晦的有派系之别。
    不过这个派系就比较简单了,一为学院派,二为师承派。
    有些自学中医的人,也被归类在了师承派里。
    因为这部分人学习的中医知识主要来源于中医古籍,跟学院里的教科书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些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完全无法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不过基本上水平高的只占极少数。
    这也使得学院派出身的中医,或多或少都会瞧不起民间中医。
    当然,明面上大家还是相互尊重,鄙视链只是在暗地里会表露而已。
    然而到了互联网上,这种鄙视可就展露无遗了。
    陈庆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学院派中医的想法,因为他本身也是学院派出身。
    只不过从小他就在汉医堂长大,尤其还跟过赵宁军不少时间,也算半个师承派。
    也正是因为赵宁军的缘故,使得他对大学里所学的一些中医,抱有很大的成见。
    几年前陈庆还曾把他们学校里的教科书拿回来过,当时赵宁军看完教科书,就不住地摇头,虽然一个字都没有说,但从赵宁军的表情中,陈庆不难看出其中的嫌弃。
    显然,这些教科书在赵宁军看来,就是一堆没用的废纸。
    这也是为什么赵宁军时常嘱咐陈庆要多看中医古籍的原因。
    事实也证明,陈庆他们就读的上京中医大学,的的确确每届毕业生,在五年学成出校门后,嫌少有能治病的学生。
    不,别说治病了,就是会把脉的,都没几个。
    空有理论一大堆,说出来也头头是道,但是什么病都不会看。
    这就是中医大学的现状。
    要不是陈庆有十多年的师承经验,只怕现在也无法独立问诊。
    说到底,中医就不是一个能量产的医学!
    看着论坛里有人当面嘲讽自己,陈庆顿时就乐了。
    其实在以前,他也觉得得气和气至应该是两个相近的概念。
    毕竟教科书上是这么教的,很多写中医论文论述“得气”与“气至”的时候,也写了它们为什么差不多,分析的各种东西看上去都十分的合理。
    可陈庆却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因为如果得气与气至意思差不多的话,为什么《黄帝内经》中要单独用两句话来对它们进行阐述呢?
    要知道,古籍医书大多都惜字如金,尤其是《黄帝内经》,几千年下来,几乎没有人对其进行过删减。
    如果得气和气至一样,那为什么这么多医学界的大佬,都没有去表明删掉《黄帝内经》中多余的部分呢?
    后来陈庆把这个疑问说给赵宁军听了之后,赵宁军只是笑了笑,然后就问他,说学校里是不是教你们在针刺的时候,得气之后留针三十分钟。
    陈庆说没错,老师是这么教的。
    赵宁军随后便笑着解释,说学校里之所以这么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得气和气至的根本区别。
    《黄帝内经》中阐述“气至”的概念是这么说的。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垂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矣”。
    也就是说,气至即可出针!
    古人并没有规定针刺一定要行针多少多少时间,因为每个人的症状都是不相同的,不同的人得了同样的病,其针刺时间也是大有区别。
    但归根结底就一条,医生感觉到气至,那么就可以出针了。
    根本没有什么死板的必须要留针三十分钟一说。
    所以,留针三十分钟看似科学严谨,实则荒谬至极。
    就像很多学西医的人时常嘲笑中医取药经常用“少许”、“适量”等词汇,认为中医在数据上模棱两可,这种态度怎么治病?
    殊不知这种灵活性,才是中医的灵性所在。
    中医开药方,几乎都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而来,如果在教学时就给学生规定死了剂量,那么请问,当他碰到不同于教科书上的患者时,是大胆改变剂量调整药方,还是遵循教科书定的剂量来?
    窥一斑而见全豹!
    学校里正是有太多的这种所谓的“科学”、“严谨”、“讲数据”的教学,才会使得现在的中医越发的不会看病。
    他们完全就是采用西医的头脑来生搬硬套中医的逻辑思维。
    路子本身就是个错的,又怎么能产生正确的结果呢?
    看着这位戾气颇大的网友评论,陈庆笑了笑。
    要跟他争执吗?
    好像没那个必要。
    他能打出这段话,就证明他对这些内容深信不疑。
    既然如此,陈庆又如何能三言两句将他说服呢?
    不可能的!
    与其浪费时间跟这种打了思想钢印的人争论,还不如看看其他人的帖子有趣。
    于是乎,陈庆便随性地回复了他五个字。
    “你说的都对!”
    敲完后,陈庆便继续浏览起了其他帖子。
    哪知道又过了半分钟后,陈庆的后台再次弹出来几条消息。
    赫然又是那个家伙发过来的。
    “怎么?心虚了?呵呵。”
    “论坛就是有你们这种人才会变得乌烟瘴气。”
    “自学就老老实实自学,别整天好为人师。”
    ???
    好家伙!
    不搭理他,他还得寸进尺了?
    到底是谁好为人师?
    这家伙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股子优越感,也难怪会抓住自己不放。
    显然是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师承派了。
    陈庆点开刚才的帖子,翻到自己的评论处,他发现除了这个叫“一捧清水”在怼他之外,还有另外几个人在评论。
    “哥们,你这就过了,人家也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共同学习,怎么就好为人师了。”
    “咋滴?瞧不起我们自学中医的人?”
    “这货简介是上京中医大学的,典型的学院派,难怪说话这么冲。”
    “知道的多也用不着阴阳怪气吧!”
    “有病吧你!”
    “……”
    还好,正常人居多。
    既然对方一再挑衅,陈庆也不打算当缩头乌龟。
    随即抄起键盘便开始了自己的反击。
    他要的并非是说服这个人,而是要让围观的人看到,谁对谁错。
    陈庆明白,当无知的人掌握着话语权时,对所有人都是一种灾难。
    更何况,这个“一捧清水”还是踩在他头上发表无知言论。
    陈庆要是接着忍,可就不是他的性格了。

本文网址:https://bxjhkj.com/xs/3/3603/16535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bxjhkj.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