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汇小说网 > 职场 > 电霸 > 第二百二十七章 91年度最重要的学术活动

第二百二十七章 91年度最重要的学术活动

推荐阅读:大明海风我家式神最可爱创造精灵世界冥界传奇之因爱坠落我是符文师末日卡皇圣古大帝次元型月系统位面时间游戏萌妹以逑

    91年度最重要的学术活动
    圣诞节所有人都放假,如果再像往常一样呆在圣彼得堡大学实验室,真成别人眼里的疯子了。WWW.PINWENBA.COM
    来苏联时正值八月,错过了一年一度的“白夜”。明年就要回香港,不能再错过极光。圣彼得堡纬度虽然已经很高,但毕竟还被隔离在北极圈外,章程经过一番权衡,最终决定和夏遥一起前往俄罗斯离北极点最近的城市摩尔曼斯克,感受下那里与众不同的冬天。
    时间和空间常常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差不多同样1000多公里的距离,坐飞机只用到3个小时,而为了安全,从圣彼得堡到摩尔曼斯克只能坐火车,要花足足27个小时。
    一昼夜多的旅程,裹身于被覆着冰盖的绿皮硬卧车厢里,身边是形形色色的滑雪爱好者、带孩子回娘家的21岁母亲、小提琴演奏家、一个人能堵住整个过道的俄罗斯胖大妈,空气中充斥了红茶、烤鸡、酸黄瓜和暖气蒸腾下人体的味道,耳边萦绕着吱吱呀呀不均匀的机械声,就这样,老式的电气火车仿佛摇摇晃晃的俄罗斯醉汉一样,一口口喘着粗气爬到北极零下30多度的几乎不苏醒的夜幕里。
    零下30多度,比同样遭遇寒流的圣彼得堡新年期间最低温度还要低14度,极地的冷峻很快给夏遥晓之以颜色,不幸露在帽子围巾外面的一缕头发,在呼吸和寒气的双重逼迫下马上结上一层冰霜,成了名副其实的“白毛女”。
    按照当地风俗,章程大大地呼吸一口来自北冰洋的空气。据说这样可以消除一年的烦恼。回头笑问道:“冷不冷?”
    在摩尔曼斯克的极夜里。欣赏夜景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坐城里唯一的有轨电车,赶到城市的制高点上,向下俯瞰,到处灯火通明、霓虹闪烁,生机勃勃。
    夏遥仰着脑袋,期望能够极其幸运地看到“上帝烟火”――极光,看了好一会儿才摇头道:“穿这么多。一点都不冷。”
    这不是一趟单纯的旅行,其间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做。
    所以除了马格达雷娜和扬-约瑟夫这两位寸步不离的保镖之外,随行的还有欧洲公司特别事务助理里奥和刚从乌克兰赶来的波尔博士。
    “传说中极光的颜色是斑斓的,但我曾见到的那次却是单一的绿色。”
    波尔博士当仁不让地当起导游,用英语介绍道:“像那种常出现于古希腊神话中蛇的眼睛的颜色――跳跃的、幽幽的、细细的,一直延伸到天际。渐渐地,那条美丽的曲线弥散开来,像烟花一样似雾非雾,直到消失于茫茫夜色中。”
    前东德外交官里奥学识渊博,微笑着补充道:“长久以来。关于极光的传说种类繁多。爱斯基摩人认为极光是鬼神引导死者灵魂上天堂的火炬;希腊神话中却认为,极光是黎明的化身。
    夏遥嫣然一笑道:“我也认为它是黎明的化身?”
    波尔博士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章肯定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
    “因为他会告诉你,极光只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也就人们常说的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而产生的现象。”
    毫无疑问,他是指自己这段时间什么都不管,净顾着做实验、搞研究了。章程岂能不知道他根本没心思看什么极光,回头笑道:“博士,放心吧,该您的就是您的,谁也抢不走。”
    “章,我可没你这么乐观,要知道那是一艘芬兰克瓦纳-马萨船厂为苏联建造的karhu级破冰船,87年才服役,可以说是一艘新船!”
    nb实验室想发展,就必须吸引全世界的人才。
    高薪聘请是一方面,但这一招并不是特别好用。不管大学还是研究机构,在这一问题上都舍得砸钱,事实上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备受港人指责的香港科技大学,将来才能成为全亚洲排名程已经与俄罗斯荣誉极地勘察员、俄罗斯地理协会成员弗拉基斯拉夫-科里亚金博士达成了共识,只要nb实验室能投入科考所需的资金,那俄方将会贡献出苏联时期积攒的大量科考经验,并开放前苏联设在北极的几个气候观测站。
    莫斯科大学地理副主任谢尔盖-杜勃罗留波夫,也认为如果俄罗斯想继续对北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勘查,就必须开展国际合作。
    政府方面更不用说了,老叶一口答应了nb电气(俄罗斯)有限公司罗雷尔总裁的这一提议,甚至亲自给摩尔曼斯克市长和驻扎在摩尔曼斯克的北方舰队司令打电话,要求他们全力配合这一自苏联解体以来的程最终选择了后者。毕竟只有船是自己的,nb实验室才能掌握科考的主动权,也才能通过极地科考活动树立实验室的形象。
    对波尔博士而言,船就是生命。
    可在里奥看来,性价比才是先生,博士说的那艘,摩尔曼斯克航运公司开价450万美元。相比之下,我认为北方舰队的那艘更合适。”
    nb实验室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nb电气集团要资助其中一半,能省则省,章程饶有兴趣地问:“多少吨的,能破多厚的冰?”
    “满载排水量9200吨,全长99米,宽24.2米,吃水8米,编制28人,柴电动力功率48000马力,航速18.5节。”
    隔行如隔山,章程对满载排水量9200吨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皱起眉头问道:“编制28人?”
    “但我们可以进行改装,要知道在此之前,它一直用于疏通航道,而不是科学考察。”
    “改装之后就能有足够的空间?”
    “这一点毫无疑问。”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问问专业意见,章程回过头去:“博士,您认为呢?”
    “9200吨,应该能符合你的要求,”波尔博士想了想,接着道:“我知道里奥先生说的那艘船,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完全可以改装成一艘拥有实验室、游泳池、图书馆、健身房、直升机停机坪、卡拉ok、洗衣房、甚至手术室的科考船。”
    “那一次能载多少人?”
    “150人应该没问题,如果科考持续的时间较长,那还要一艘具有破冰功能的补给船。”
    时间对nb实验室而言太重要了,章程又问道:“需要多久才能改装完?”
    波尔博士沉思了片刻,抬头道:“至少半年,而且需要在摩尔曼斯克就地施工。”
    这是nb实验室1991年度最重要的科研活动,高校长对此期望很高,甚至以此为条件与香港、新加坡、台湾、英国、美国和日本几所大学达成了一项学术交流意向协议。
    时不待我,章程不想浪费哪怕一丁点时间,毅然说道:“先生们,到底购买那一艘,必须尽快确定。这样,天亮后我们就去看看那两条破冰船。”
    波尔博士乐了,顿时哈哈大笑道:“章,我亲爱的朋友,这里可是摩尔曼斯克,是离圣诞老人最近的地方,至少两个月内你也看不到天亮。”(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bxjhkj.com/xs/3/3576/16406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bxjhkj.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