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汇小说网 > 职场 > 电霸 > 第九十一章 疏忽的后果

第九十一章 疏忽的后果

推荐阅读:大明海风我家式神最可爱创造精灵世界冥界传奇之因爱坠落我是符文师末日卡皇圣古大帝次元型月系统位面时间游戏萌妹以逑

    疏忽的后果
    “即将开幕的BJ亚运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琳,郑爱芳摇头苦笑道:“我们慢慢熬吧,等老四掌权了或许能被重用。”
    “那要等到猴年马月?”
    “也是啊,就老四那懒样,指望她学成回来掌权,我们肯定七老八十啦。”
    来公司这么长时间,朱惠对nB电气的人事制度并非一无所知,见她俩还在发牢骚,忍不住提醒道:“二位,想被重用很容易,楼下就是人力资源部,只要符合他们的用人标准,你们随时可以被委以重任。”
    要么研究生以上学历,要么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赵小芸唉声叹气地说:“人力资源部我可不敢去,算了,还是老老实实呆在电子事业部混日子吧,等拿到毕业证再作打算。”
    “我们这是混日子的地方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三人吓得抱头鼠窜,连忙回到各自办公桌边翻找起今天要汇总的账目。
    自从进了电子事业部,陈宝琳像换了个人似的,对工作极为认真。
    连丁总和张总都要看她脸色,赵小芸不敢再像之前那样一口一个“陈姐”,老老实实忙完分内工作,才小心翼翼地问:“陈主管,这两天怎么没见章慧姐。”
    陈宝琳抬头看了一眼,又埋头算起要采购的元器件,赵小芸尴尬不已,正准备回自己的位置,她才轻声说:“这两天看电视了吗?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我们有一位香港籍和一位也门籍同事正在科威特出差,失去联系四天了,大姐正在香港安抚他们的亲属。”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亚奥理事会总部被捣毁,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被杀害,是这几天最轰动的国际新闻。
    赵小芸大吃一惊,脱口而出道:“我们有两个同事在科威特?”
    陈宝琳合上文件夹,忧心忡忡地说:“生死未卜,总部正设法营救,香港好几家媒体都报道了,董事长和刚从越南赶回来的海外部亨利副总经理已经上过两次电视,连章程前天都从德国去了沙特。”
    原来战争离自己这么近,朱惠惊呆了,不禁问道:“陈主管,章程去管用吗?”
    陈宝琳站起身来,看着窗外的参天大树,凝重地说:“同事遇险,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这不是炒作,而是忙得焦头烂额,真把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事给搞忘了。
    人命关天,章程心急如焚,一接到海外部电话就扔下手头上的事,跟刚招募的两位前东德外交官一起火速赶往离战区最近的沙特。
    两个邻国突如其来的战争,让沙特首都利雅得乱成一团,到处都是士兵和闻风而至的各国媒体记者。大广场酒店人满为患,好在出发前跟代理商联系过,他们已经订好房间,登记完手续后就接过房卡直接上六楼。
    “阿萨德先生和左先生不仅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我的朋友。先生们,一接到你们电话,我立即派人去难民营打听,相信很快便能有消息。当然,我们也要做最坏打算,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安全出城。”
    穆罕默德·杜迈德三十多岁,是nB电气在利雅得的代理商,也是nB电气在中东最大的代理商,据说跟沙特王室某位亲王关系甚密,所以他的公司做得很大,在经销高低压产品的同时还经营一家电力安装公司。
    帮着订酒店,亲自去机场接,主动派人去难民营打探消息,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章程紧握着他右手,诚恳地说:“杜迈德先生,感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跟您一样,阿萨德先生和左先生不仅是我们的同事,也是我们的朋友。”
    穆罕默德手抚前胸,用英语说:“作为nB电气的合作伙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章先生,放心吧,真主会保佑他们的。”
    章程重重点了下头,随即转身道:“杜迈德先生,这两位是我公司海外部同事雷奥先生和卢卡斯先生,他们对中东非常熟悉,懂阿拉伯语,您能否给他们提供两辆汽车?”
    “非常熟悉?”
    前民主德国外交部驻沙特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雷奥伸出右手,用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彬彬有礼地说:“认识您很荣幸,尊敬的杜迈德先生。正如章先生所说,我曾在利雅得生活过六年,对这里的大街小巷非常熟悉,甚至拥有贵国政府颁发的驾照。”
    “我在利雅得生活过两年,这是我的驾照。”
    两个金发碧眼的日尔曼人,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穆罕默德很意外,楞了一下,点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有驾照,那我现在就让公司送两辆车过来。”
    到处都是记者,线路全被占了,房间电话打不出去,连大哥大都打不通。外面交通拥挤,一个来回需要近两个小时,穆罕默德干脆掏出自己的车钥匙,让他们俩先用。
    看着电视里硝烟弥漫的科威特,章程忧心忡忡,陪坐了半天的穆罕默德放下茶杯,劝慰道:“章,公司知道我在这里,一有消息他们肯定会来通知我。”
    “抱歉,我应该知道这种事情急不来,”章程暗叹了一口气,拿起桌上的酒店简介,边看边说道:“杜迈德先生,这家酒店的烤全羊看上去不错,晚饭时间快到了,要不我们一起下楼占个座。”
    提起大广场酒店的美食,穆罕默德眉飞色舞:“是非常不错!这里有烤肉,有海鲜,有哈尔瓦,所以我两次结婚庆典都安排在这里。”
    阿拉伯人嗜好甜食,所谓的“哈尔瓦”就是一种甜点。甜得发腻,上面涂满一层层糖,糖上还浇蜂蜜,蜂蜜上再加一层糖,吃一口满嘴流蜜。对红茶也情有独钟,每杯茶里都要放进半杯甚至大半杯白糖,再放几片鲜嫩的薄荷叶,倒也清凉幽香。
    主菜没什么花样,除了烤,就是炸,甚至生吃。
    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华美食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这或许应归与他们所生息和劳作的自然环境以及他们豪迈旷达的性格有关。大漠、戈壁、骄阳、风沙、酷暑、干旱……这样的生存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孜孜于饮食上的讲究,粗犷奔放的性格也使他们在生活上大大咧咧。
    在德国生活近两年,吃上面章程并不讲究,事实上现在也没那个讲究的心情。
    餐厅里座无虚席的食客,让他不由想起两年前在半岛酒店为同事们送行的情景。由于宗教信仰关系,阿萨德滴酒不沾,每遇到同事敬酒,左衡总是站起来替他解围。他俩在中东三个月,拿下的订单仅次于欧洲分公司。
    海外部程内疚不已,恨不得扇自己两个大耳光。

本文网址:https://bxjhkj.com/xs/3/3576/16402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bxjhkj.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