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免得夜长梦多
推荐阅读:蹭饭警局的侦探社、重生资本大亨、超神侵袭、这个男人明明超强却不肯通关、重生八零寡妇喜当妈、你猜谁是鬼、暴富后我成了众大佬的团宠、总有一束光让你不至孤单、狗子和他的女人、一拳宗师、
免得夜长梦多
杨泽皱起了眉头,道:“皇上,臣不是太清楚,独孤氏的人怕是没有什么能人,应该是一群宵小,打着独孤氏的名义,然后想扯旗造反,皇上刚刚登基,长安里还好,可京畿地区尚不能算稳定,至于外地的情况,就更不好说了。,”
他这话说得很含糊,实际上一点儿有用的信息没有,不过,根据他对李晏的了解,早就预料到李晏会怎么问了,必是和独孤氏有关的问题。
果然,李晏有些着急了,问道:“不知道是哪个独孤氏的人?嗯,你说的很对,独孤氏没什么厉害的人物了,本来就没有,可什么样的宵小,会拥立独孤氏的人呢,这不是胡闹嘛!”
他对于有人跟他争皇位的事,非常敏感,不管是多么捕风捉影的事,也不管是多么不靠谱儿的事,只要让他知道,他就非要刨根问底不可,一副绝对不能姑息的态度。
杨泽道:“不错,就是胡闹。臣估计着,应该是有些人想利用独孤氏,随便找一个独孤氏的人,甚至有可能都没有找过,随便找了个人来冒充,然后就以此为借口造反,这倒没有什么,但问题的关键是……”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不说,装出一脸我正在思考的表情。
可李晏却着急了,他急道:“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你可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快快说给朕听,不管多可怕的事……只要有杨爱卿你在,都是可以解决的!”
听了这话,沈得印偷偷看了眼杨泽,心中大大地钦佩,这和杨泽事先估计的一样啊,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沈得印便有所担忧,万一李晏派别人去“平乱”。那该怎么办,那他们不是白忙乎了么,可杨泽当时就是态度坚决地说,李晏一定会把事情交给他办的,现在看起来,杨泽猜测得半点儿没错。
杨泽忙道:“皇上对臣如此的信任,臣敢不赴汤蹈火!臣以为,这问题的关键就是,如果有人想出了这个法子,那么随便找个人冒充独孤氏的人。然后就可以造反了,那万一真的成了一点点的小气候,那么会不会有人跟着学啊!”
“造反也有人跟着学?”李晏气得一拍桌子,道:“世风日下,现在刁民越来越多了,必须要镇压下去,不能让事态再恶化下去了!”
沈得印心想:“事态再恶化下去?事态是什么都不知道呢,就怎么恶化,还再恶化?这位当今天子。还真是听风就是雨啊!”
他顺着李晏的话茬儿,接下去道:“皇上圣明,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确实到了应该整治的地步了。就象是杨太尉说的那样,万一有些刁民恶棍有样学样,那造反这种事,岂不是会象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了么,最后势必会酿成大祸啊!”
“朕,担心的便是这个事啊!”李晏更加的焦急。他站起身来,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边走还边说道:“为何事态已经严重到了如此的地步,你们才来和朕说,这是你们的失职,你们要想办法去补救!”
沈得印大感诧异,心想:“皇上不是有什么疾病吧,我们只是说了个情况,而且还是含糊不清地说,他怎么就急成这个样子?”
杨泽却是非常了解李晏的,要是他说别的事情,那李晏十有七八不会着急,甚至会假装没听见,就算听见了也是过耳就忘,但唯独和皇位有关的,尤其是和独孤氏有关的,那他就会迅速地焦急起来的。
没办法,谁让李晏有那么一段痛苦的经历呢,如果没有在镇西十几年的折磨,那么他也许会以平常心对待独孤氏造反的,可现在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忍受的,不但他如此,皇后其实也一样。
李晏能原谅相王,虽然相王也当过皇帝,虽然对他也曾经造成过威胁,他甚至会原谅长公主,但他一定不会原谅独孤氏的人,反正想要激怒他,只要说独孤氏的人想抢他的皇位,那他就一定会暴跳如雷了。
杨泽躬身道:“臣失察了,这是臣的过错,臣愿意立即去补救,只是如何补救,还请皇上示下。”
要让李晏着急,那是没问题的,李晏会非常的着急,甚至他还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可要让他说怎么去“平乱”,那他就会更着急的,因为他什么办法也想不出。
李晏一甩袖子,道:“诸般事宜,都交给你去办了,只要是和造反有关的事,你都可以便宜处置。”
杨泽道:“那臣这就离京,在京畿地区转上一圈,只要见到了有要造反的人,就地格杀,绝不能留下后患。”
李晏连连点头,杨泽的态度很让他满意,这才对嘛,身为本朝,亲自出京呢,虽然去的地方并不远,可到底也不能日日上朝,属下怕那些本来就对咱们不满的人跳出来闹事,对太尉你不利啊!”
杨泽笑着拍了拍沈得印的肩膀,道:“难得你为我想得周全,不过,我的计划却正是要让那些人跳出来,否则,谁是跟咱们一伙的,谁又是在忍耐着,想要到关键时刻给咱们一刀的人,咱们可不是也分辨不出来么!”
沈得印哦了声,听杨泽这么一说,算是明白了些,原来,杨泽出京,就是为了干掉朝中反对他的大臣啊,要真是如此,那这算是一场统一朝堂的行动,就算是费些力气,那也没什么了,完全是值得的。
两人在宫门口分开,杨泽仍然去了兵部,他决定今天就离开京城,做为皇帝的头号心腹,皇帝着急的事,他就必须得更着急,绝对不能马虎,得了圣旨就要马上出京,把姿态做好,让李晏知道,他杨泽是最忠心,并且办事最给力的人,值得信任。
杨泽的计划,并没有向沈得印明说,这次离京,他可不是真的为了安插自己的人在京畿地区当官,京畿地区的官员还算是比较老实的,当然一定会有不听话的,那倒霉的就是不听话的,至于把不听话的官员抓起来,让他们进行攀咬,也绝对不是攀咬那些和他作对的大臣,比如说吴有仁这样的。
对于不听他话的大臣,有的是办法对付,这个不是着急的事,他要的是攀咬李氏皇族,尤其是在外地的那些藩王,虽然那些藩王被独孤女皇打击得够呛,但存在着,就是隐患。
杨泽把事情想得很透彻,长安里的事情,他可以摆平,毕竟他就住在长安城里,可外地李家藩王的事情却是不好摆平的,如果他一旦再扶着菜菜登基,那时候恐怕就会有不服他的人跳出来造反了!
万一造反的人拥立了个李家藩王登基,建立个小朝廷,那么战争恐怕就要长时间的持续下去,就算不打个一年,哪怕只有半年,可兵乱之地,还想有人烟么,就算杨泽最后打赢了,怕也是要承受臣大损失的,万一象隋朝末年那样,造反的人无数,那岂不是更加糟糕。
所以杨泽决定不和以往的权臣那样,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的话,他就在内,还用得着怎么安,他决定先干掉外面的李家藩王,让李重九这个呆傻的二货太子明白,当太子没有外援时,就别想当上皇帝,那时干掉李重九,就容易得太多了。
当然,李晏和皇后是不能干掉的,只需要再弄出一场禅让仪式来,让李晏去当太上皇就可以了。
一年,杨泽打算用一年时间就把事情搞定,免得夜长梦多,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内,李氏藩王是不会造反的,都是些胆小鬼罢了,那些想干掉杨泽的人,也不会这么快就跳出来的,都会隐忍,所以,杨泽就得推他们一把。
想造反就快点造吧,然后好被我杀!这就是杨泽的想法。
进了兵部,杨泽大声道:“升堂,点将!”
杨泽皱起了眉头,道:“皇上,臣不是太清楚,独孤氏的人怕是没有什么能人,应该是一群宵小,打着独孤氏的名义,然后想扯旗造反,皇上刚刚登基,长安里还好,可京畿地区尚不能算稳定,至于外地的情况,就更不好说了。,”
他这话说得很含糊,实际上一点儿有用的信息没有,不过,根据他对李晏的了解,早就预料到李晏会怎么问了,必是和独孤氏有关的问题。
果然,李晏有些着急了,问道:“不知道是哪个独孤氏的人?嗯,你说的很对,独孤氏没什么厉害的人物了,本来就没有,可什么样的宵小,会拥立独孤氏的人呢,这不是胡闹嘛!”
他对于有人跟他争皇位的事,非常敏感,不管是多么捕风捉影的事,也不管是多么不靠谱儿的事,只要让他知道,他就非要刨根问底不可,一副绝对不能姑息的态度。
杨泽道:“不错,就是胡闹。臣估计着,应该是有些人想利用独孤氏,随便找一个独孤氏的人,甚至有可能都没有找过,随便找了个人来冒充,然后就以此为借口造反,这倒没有什么,但问题的关键是……”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不说,装出一脸我正在思考的表情。
可李晏却着急了,他急道:“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你可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快快说给朕听,不管多可怕的事……只要有杨爱卿你在,都是可以解决的!”
听了这话,沈得印偷偷看了眼杨泽,心中大大地钦佩,这和杨泽事先估计的一样啊,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沈得印便有所担忧,万一李晏派别人去“平乱”。那该怎么办,那他们不是白忙乎了么,可杨泽当时就是态度坚决地说,李晏一定会把事情交给他办的,现在看起来,杨泽猜测得半点儿没错。
杨泽忙道:“皇上对臣如此的信任,臣敢不赴汤蹈火!臣以为,这问题的关键就是,如果有人想出了这个法子,那么随便找个人冒充独孤氏的人。然后就可以造反了,那万一真的成了一点点的小气候,那么会不会有人跟着学啊!”
“造反也有人跟着学?”李晏气得一拍桌子,道:“世风日下,现在刁民越来越多了,必须要镇压下去,不能让事态再恶化下去了!”
沈得印心想:“事态再恶化下去?事态是什么都不知道呢,就怎么恶化,还再恶化?这位当今天子。还真是听风就是雨啊!”
他顺着李晏的话茬儿,接下去道:“皇上圣明,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确实到了应该整治的地步了。就象是杨太尉说的那样,万一有些刁民恶棍有样学样,那造反这种事,岂不是会象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了么,最后势必会酿成大祸啊!”
“朕,担心的便是这个事啊!”李晏更加的焦急。他站起身来,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边走还边说道:“为何事态已经严重到了如此的地步,你们才来和朕说,这是你们的失职,你们要想办法去补救!”
沈得印大感诧异,心想:“皇上不是有什么疾病吧,我们只是说了个情况,而且还是含糊不清地说,他怎么就急成这个样子?”
杨泽却是非常了解李晏的,要是他说别的事情,那李晏十有七八不会着急,甚至会假装没听见,就算听见了也是过耳就忘,但唯独和皇位有关的,尤其是和独孤氏有关的,那他就会迅速地焦急起来的。
没办法,谁让李晏有那么一段痛苦的经历呢,如果没有在镇西十几年的折磨,那么他也许会以平常心对待独孤氏造反的,可现在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忍受的,不但他如此,皇后其实也一样。
李晏能原谅相王,虽然相王也当过皇帝,虽然对他也曾经造成过威胁,他甚至会原谅长公主,但他一定不会原谅独孤氏的人,反正想要激怒他,只要说独孤氏的人想抢他的皇位,那他就一定会暴跳如雷了。
杨泽躬身道:“臣失察了,这是臣的过错,臣愿意立即去补救,只是如何补救,还请皇上示下。”
要让李晏着急,那是没问题的,李晏会非常的着急,甚至他还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可要让他说怎么去“平乱”,那他就会更着急的,因为他什么办法也想不出。
李晏一甩袖子,道:“诸般事宜,都交给你去办了,只要是和造反有关的事,你都可以便宜处置。”
杨泽道:“那臣这就离京,在京畿地区转上一圈,只要见到了有要造反的人,就地格杀,绝不能留下后患。”
李晏连连点头,杨泽的态度很让他满意,这才对嘛,身为本朝,亲自出京呢,虽然去的地方并不远,可到底也不能日日上朝,属下怕那些本来就对咱们不满的人跳出来闹事,对太尉你不利啊!”
杨泽笑着拍了拍沈得印的肩膀,道:“难得你为我想得周全,不过,我的计划却正是要让那些人跳出来,否则,谁是跟咱们一伙的,谁又是在忍耐着,想要到关键时刻给咱们一刀的人,咱们可不是也分辨不出来么!”
沈得印哦了声,听杨泽这么一说,算是明白了些,原来,杨泽出京,就是为了干掉朝中反对他的大臣啊,要真是如此,那这算是一场统一朝堂的行动,就算是费些力气,那也没什么了,完全是值得的。
两人在宫门口分开,杨泽仍然去了兵部,他决定今天就离开京城,做为皇帝的头号心腹,皇帝着急的事,他就必须得更着急,绝对不能马虎,得了圣旨就要马上出京,把姿态做好,让李晏知道,他杨泽是最忠心,并且办事最给力的人,值得信任。
杨泽的计划,并没有向沈得印明说,这次离京,他可不是真的为了安插自己的人在京畿地区当官,京畿地区的官员还算是比较老实的,当然一定会有不听话的,那倒霉的就是不听话的,至于把不听话的官员抓起来,让他们进行攀咬,也绝对不是攀咬那些和他作对的大臣,比如说吴有仁这样的。
对于不听他话的大臣,有的是办法对付,这个不是着急的事,他要的是攀咬李氏皇族,尤其是在外地的那些藩王,虽然那些藩王被独孤女皇打击得够呛,但存在着,就是隐患。
杨泽把事情想得很透彻,长安里的事情,他可以摆平,毕竟他就住在长安城里,可外地李家藩王的事情却是不好摆平的,如果他一旦再扶着菜菜登基,那时候恐怕就会有不服他的人跳出来造反了!
万一造反的人拥立了个李家藩王登基,建立个小朝廷,那么战争恐怕就要长时间的持续下去,就算不打个一年,哪怕只有半年,可兵乱之地,还想有人烟么,就算杨泽最后打赢了,怕也是要承受臣大损失的,万一象隋朝末年那样,造反的人无数,那岂不是更加糟糕。
所以杨泽决定不和以往的权臣那样,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的话,他就在内,还用得着怎么安,他决定先干掉外面的李家藩王,让李重九这个呆傻的二货太子明白,当太子没有外援时,就别想当上皇帝,那时干掉李重九,就容易得太多了。
当然,李晏和皇后是不能干掉的,只需要再弄出一场禅让仪式来,让李晏去当太上皇就可以了。
一年,杨泽打算用一年时间就把事情搞定,免得夜长梦多,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内,李氏藩王是不会造反的,都是些胆小鬼罢了,那些想干掉杨泽的人,也不会这么快就跳出来的,都会隐忍,所以,杨泽就得推他们一把。
想造反就快点造吧,然后好被我杀!这就是杨泽的想法。
进了兵部,杨泽大声道:“升堂,点将!”
本文网址:https://bxjhkj.com/xs/1/1423/6493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bxjhkj.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